汞防治公约催生中国百亿替代品市场

2013年10月15日 16:25 16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在经过长达4年的谈判后,10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8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熊本市签署了联合国《水俣公约》。据了解,新的国际公约规定控制与减少汞在一系列产品、生产过程和行业中的使用。
  据了解,汞及其化合物可对人体造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包括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损害,而年轻人群受其毒害尤为严重。该公约根据日本的一个城市命名。20世纪中期,日本水俣市发生严重汞污染事件,重症病例出现脑损伤、瘫痪、语无伦次和谵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球汞评估报告》中指出,近200年来,汞在全球大气、水和土壤中的含量已增加了3倍左右,各种人为源每年向大气排放汞约2000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水俣公约》规定控制与减少汞在一系列产品、生产过程和行业中的使用。在《水俣公约》签署后的第二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指导方针,表示应在2020年底前停止制造和进出口含汞的体温计和血压计。
  《水俣公约》的落地,将对中国的多方面涉汞产业带来冲击。《水俣公约》约定到2020年,中国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依据这一公约,到2017年,中国的医院,预计将有700万个左右的含汞体温计被替换,到2020年将有3500万个体温计被替换。
  不过,有医药市场营销人士向记者表示,作为一种在医疗中被广泛使用的产品,含汞体温计的退出,势必会出现替代产品。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化学品安全项目顾问张弘认为,从技术上来看,替代产品电子体温计是成熟产品,国外广泛使用,中国也能推广。
  如果以一只电子体温计采购价100元计算,2017年将有7亿的市场空间。而如果到2020年,3500万个含汞的体温计全部被替代,届时将有35亿的市场北空间。如果将含汞的血压计包括在内,到2020年,将产生百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此外,记者注意到,《水俣公约》除对含汞产品提出要求外,同时限时淘汰添加汞的生产工艺,大幅度减少含汞生产工艺中汞的使用量,如含汞的PVC制造工艺。
  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数据,2012年我国电石法PVC产量981万吨估算,行业使用汞触媒约1.2万吨,氯化汞的使用量约1300吨,折算成汞的使用量约1050吨。
  值得注意的是,电石法PVC行业用汞量约占全国用汞总量的60%。中国环境科学院人士认为,氯碱和氯乙烯行业所用汞催化剂将要被替代,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找到新的催化剂,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