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国煤炭行业走势的分析
2013年10月09日 14:4 5201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正如黎明前的黑暗一样,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时候,也往往预示着开始好转的时候。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煤炭行业开始回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如此,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我国煤炭行业要想真正好转,不仅有待时日,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煤炭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前煤市虽然有局部回暖的迹象,但总体上还属于供大于求。一些大的煤炭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仍旧在上演价格战,动力煤市场尚没有好转迹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一组数据帮助我们看清了当前的煤炭形势:上半年我国煤炭需求增速继续放缓。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19.3亿吨,同比增长1.8%,增速比2012年回落1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7.6个百分点;预测我国煤炭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煤炭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很大。
其次是国外进口煤的冲击在逐步增大。近两年来,我国进口煤持续增加,不仅严重冲击了沿海地区煤炭市场,还波及到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国内煤炭产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36亿吨,同比增长20.9%;净进口煤炭1.33亿吨,同比增加2525万吨,增长23.5%。
此外,我国新的煤炭产能逐渐形成并开始大量释放。前几年,大规模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已形成新的产能,主要产煤省(区)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使一大批矿井陆续进入了投产期而形成新的产能释放加快,预计2013年新增煤炭开采能力将达到4亿吨,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一些原先的产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限制,一些国有煤炭企业虽然也喊着要控制产能、减少产量,但由于国定成本高、就业压力大等原因,非但没有减产,反而通过增产来化解煤价下跌、成本升高的压力。
而国家节能减排、控煤力度的加强对煤炭市场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样不可小觑。据了解,我国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即将启动,京冀津、长三角和山东城市群将成为首批“试水”地区,这必将进一步压缩煤炭的消费需求。
“虽然煤炭市场暂时表现良好,但是未来煤价仍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有关业内人士分析后谨慎提醒,部分煤种价格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给长时间下跌的煤市带来了一丝价格反弹的希望,但这种价格企稳的趋势并不能够长期保持;伴随着下半年煤炭进口量的增加,市场或将呈现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煤价下跌压力不减,要想再回到以前的黄金期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煤炭市场前景并不很明朗,还充满许多变数,但逐渐企稳回暖的势头已经初步显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捱过严寒期的煤炭行业也许会在今年冬季迎来一个小阳春。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