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能补贴面临新轮调整 新政策更严苛
2013年10月05日 19:40 371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收紧过快?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即将调整的汽车节能惠民补贴,还是此前刚刚发布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补贴标准都趋于更加严格。
按照刚刚发布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多个此前可以获得补贴政策的车型无法达到原有补贴额度,甚至有些车型被直接排除在门槛之外。如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的E150EV,原来可能享受到最高6万元补贴,而今只能获得3.5万元的国家补贴;普锐斯此前在国内测试的插电式混动版本的电动续航里程不达标,也无法从新的补贴政策中得到实惠。
汽车节能惠民补贴门槛从最初的百公里油耗6.9L到现阶段的6.3L后,新一轮政策标准严格程度仍未可知。而在补贴门槛逐步拉高,入围车型筛选更加严格的背后,却是新能源车市场推广的冷酷现实。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万辆,仅占201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比重的0.06%。2013年上半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空窗期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不足6000辆,其中真正的私人消费微乎其微。
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化还未真正开始之前,急于收紧补贴政策是否调整过快?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吴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政策是鼓励优秀,而不是鼓励落后,适当地、逐步地提高标准,始终保持一小部分受众能得到补贴优惠政策,是驱使企业更努力、更优秀的有效措施。”
对此,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两大推动节能与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逐步规范、细化对新能源车市场确实利好,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化仍在艰难前行过程中,补贴门槛提升过高,补贴范围收缩过快,对新能源车健康发展利好有限,“还是应与市场化同步。”
在当下几乎完全依赖政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如何精准把握和衡量有效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化进程的政策至关重要。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