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造船行业低迷 海洋工程成“蓝海”

2013年09月04日 9:41 16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9月3日,已有40多年展览历史的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OL)首次亮相中国上海,国内某展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国际顶级展会首次在中国展出,可以看出海洋工程业务受追捧程度以及世界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与低迷的传统造船行业形成鲜明对比。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罗续业坦承,中国海洋工程技术,尤其是高端领域与国外存在15年的差距。而国内市场上使用的海工设备高端产品大部分都是靠进口,这恰恰也是展会得以进入中国,以及很多外国展商看中中国市场的地方。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昨日对记者表示,随着近年来国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与发展海洋经济规划的进一步实施,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已有很大的提高,“蛟龙”就是一个例子,其研制促进了整个海洋工程业的发展。
  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区CEO王国洪透露,通过展会除了买卖双方建立联系之外,也会促进外国企业在中国建立公司或者分部。
  记者在展览会上发现,不少参展商皆来自国外企业。大部分国内参展商展出的产品也是其代理的外国企业品牌产品。
  “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实际上重要的是海洋技术,而海洋技术就体现在工程装备上”,罗续业指出,虽然中国通过努力缩小与国际的差距,但尤其是在高端海洋工程技术上,中国落后很多。
  事实上,随着国家对海洋工程业务的重视,不少企业已看到市场的潜力。有实力的传统船舶制造企业早已试图拓展海工业务或者转型。
  中船集团旗下的无锡市海鹰加科海航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崔经理对记者表示,该公司主要从事海洋测绘、物流勘探、海航工程与安防设备以及船用配套设备等业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海洋工程业务的重视,涉及的行业市场也越来越大。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段嘉宣此前表示,近年来传统的造船行业持续低迷,而海工领域却异常繁荣,根据 “十二五”规划,海洋开发将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重点,构成了不少造船企业欲进军海工领域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