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色金属等企业纳入碳交易系统
2013年08月28日 10:27 8297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重点新闻
交易年底有望启动
目前,根据湖北省碳排放交易试点方案,试点期间仅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53家被纳入试点碳排放交易的企业的排放占湖北省碳排放35%、占湖北省工业企业碳排放的52%。
湖北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田啟此前介绍,目前全国7个试点省市公布的方案中,湖北碳交易门槛是6万吨标煤,北京、深圳是1万吨二氧化碳,约合不到5000吨标煤,上海、广东、重庆是2万吨二氧化碳,约合不到1万吨标煤。
齐绍洲表示,这个门槛是符合湖北省实际的,湖北是唯一的中西部试点省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偏重,湖北探索出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道路,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更有示范意义。
不过,6万吨的门槛并不会一成不变。目前湖北省要求年能耗8千吨标煤以上企业强制性提交碳排放报告,分批次逐步纳入碳交易。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湖北省已经完成了对上述企业的碳盘查,已掌握相关企业的碳排放情况。
“盘查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官方统计过一遍,核查人员也去企业进行了二次核查,以确保数据的相对准确性”,齐绍洲表示,“年底我们也将会启动交易”。
但是齐绍洲以及其他知情人士都拒绝在现阶段透露任何有关配额分配的细节,均表示“配额方面现在正在确认,具体公布时间尚不能透露”。
此外,湖北还在加强企业对碳交易的认识。
“今年的3月份和7月,我们对企业做了两次培训,参与者主要是节能减排部门的领导”,齐绍洲表示,“他们的积极度都非常地高。”
不过,齐绍洲仍有一个顾虑:“企业能否有效参与进来,还是取决于一个企业主要领导对此的认识和态度,不过现阶段这方面还差了一点。”
省外联动机制尚无进展
当然,湖北省除了考虑本省碳市场的建设,还希望“试水”碳市场的区域间连接。
事实上,2012年9月湖北与广东分别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后,它们便有意探索碳排放交易权的省级联动。
按齐绍洲的说法,此举“以便为形成区域性市场最终连接为全国性市场积累经验”。
不过,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
齐绍洲表示,“连接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湖北省留了一个政策接口,允许区域间的碳市场可以连接。”
陈毅军也对记者表示,之前是有此设想。不过现在广东省自己的碳市场工作还在进行当中,“因此等到广东碳市场做起来后,再进行下一步”。
此前,国家发改委设定的时间表是,2013年年底将在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市场,2015年以后建成全国性市场。
针对广东与湖北碳市场的连接,齐绍洲表示“两地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碳交易中的标准、设定的门槛以及分配配额的方法都所有差异”。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