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高楼热亟需理性冷思考
2013年08月27日 10:36 584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李永军
遍地开花——高楼热渐成燎原之势
最近,两条新闻引起关注:原高60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准备“拔高”30米,从而超过632米的“上海中心”,一举从“中国第二”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与此同时,湖南长沙宣布,将兴建世界第一高楼“远大天空城”,这座高838米的大楼建成后,比著名的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还高50层,将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在原来仅有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竟建摩天楼、现在却在二三线城市中相继爆出高楼竞赛潮,不能不让人在短暂的惊喜之后,产生些许担心和隐忧。
据一份权威报告显示,目前摩天大楼热在国内已成雨后春笋之势,正从一线城市迅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报告显示,中国将在未来3年里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新摩天大楼封顶,5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达到美国总数的4倍。
摩天大楼(skyscraper)又称为超高层大楼,是指非常高的多层建筑物。起初为一二十层的建筑,现在通常指超过四十层或五十层的高楼大厦。随着高层建筑在各地不同的发展,人们所认知的摩天大楼定义高度也略为不同。在中国内地,建筑规范定义1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物属于超高层建筑;日本、法国定义超过60米就属于超高层建筑;在美国,则普遍认为152米(500英尺)以上的建筑为摩天大楼。根据专业网站摩天城市网历时半年的不完全统计,以美国“152米以上的建筑为摩天建筑”为标准,中国大陆现有摩天大楼350座,在建摩天大楼287座,规划摩天大楼461座。如果一切顺利,五年后中国摩天大楼的总数将超800座,甚至能达到1000座,超过现今美国的3倍。
不仅仅是在北京、天津等城市,高楼竞赛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地方政府很渴望建设地标性建筑。”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研究委员会一位负责人说。拓展城市空间,树立城市地标,摩天大楼成为了众多中等城市纷纷竞逐的目标,而且投资成本巨大。
以中信地产开发的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项目为例,该项目将于2016年底封顶,预计总投资达240亿元。总占地面积11478平米,总建筑面积42.7万平米,总高度528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建成后将取代国贸三期成为北京第一高楼。
下面是一组国内正在建设或规划的摩天楼的投资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摩天楼巨大的投资需求,使许多项目在建成之际,也正是巨额债务来临之时,一些经济学家频频预测的高楼经济泡沫,绝不是危言耸听。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