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制定监管“十二条”
2013年08月12日 9:1 1865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电监会撤销后,新组建的国家能源局正在试图重建监管格局,弥补能源监管的真空。
按“三定”方案,国家能源局日前已制定能源市场监管“十二条”,以完善能源监督管理,推进能源市场建设,维护能源市场秩序。
与电监会时代弱势监管格局相比,机构改革后的能源局监管空间大幅扩展。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的规定持续空转、多年难以实施的背景下,能源局提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消纳监管,协调解决弃风、弃光、弃水等问题。
此外,电监会时代难以落实的电网环节监管亦将强化。监管扩权表现在:深化电力调度监管,电网输配成本与价格监管,开展典型电网工程(含特高压)投资成效分析,对部分跨区域输电价格进行审核调整。
按照监管安排,能源局将对陕西、山西、三峡等几条运行多年的跨区送出工程输电价格进行核查,提出价格调整意见。
除传统的电力监管外,能源局还将拓展监管范围,增加对油气、煤炭领域的监管。研究制定《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油气管网运营的成本分析试点;组织开展电煤合同履约率专项监管调研工作,规范交易,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说,过去由于改革不到位,纳入市场监管的内容不多。现在需要明确的是,“加强安全、质量监管,而非具体生产过程;对不公平的市场竞争进行监管,针对市场出现的实际问题实时监管,而非为了监管而管”。
针对上述市场监管“十二条”,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专家认为,能源局重组之后,能源局职责匹配的权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增强。尤其是,成本与价格职能仍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只有建议权,监管难度比较大。
现有国家能源监管职能割裂——管价格的管不了成本,管成本的管不了投资和服务,管市场的又管不了价格。因此,改善能源市场监管格局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