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公开征求意见
2013年05月16日 16:23 12827次浏览 来源: 工信部 分类: 铜资讯
附件:铜冶炼企业准入申请报告
铜冶炼企业准入申请报告
企 业 名 称:________________
(加盖公章)
申 报 日 期:________________
填 报 人: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_________
铜冶炼企业准入公告申请报告大纲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所有制形式、注册地址、成立时间、法定代表人、现有职工人数、现有生产能力(铜冶炼、再生铜),上年度实际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等生产经营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1)。需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有关项目核准或备案等审批文件、土地证等基本证件复印件。
二、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
1.企业布局描述(可配照片),是否符合相关规划。
2.企业生产规模及外部条件描述。
三、质量、工艺和装备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2.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和主要装备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2,可配主要装备照片)。
四、能源消耗
1.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描述,能源、水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和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情况描述。
2.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3)。
五、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
1.企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及运行情况(可配主要设施照片)。
2.企业资源消耗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3)。
六、环境保护
1.主要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及环保验收文件复印件,并说明环评和竣工验收批复提出的有关要求落实情况;
2.企业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污染监测设施综合描述(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4,可配主要设施照片)。
3.环保部门核发的排污许可证复印件,并说明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完成情况;
4.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文件复印件,并说明清洁生产方案落实情况;
5.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及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包括储罐区环境风险防控、厂区事故收集设施、清洁下水系统、雨水系统和生产废水环境风险防控情况,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及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情况;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协议等材料;
7.申请准入当年及上一年度内,企业如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应提供处罚决定,说明环保整改情况;
8.具备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申请准入当年及上一年度企业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复印件。
七、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
1.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描述,附相关机构认证证书复印件。
2.建设项目履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三同时”手续相关证明材料。
3.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局发放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4.企业申请准入当年及上一年度未发生过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证明材料。
5.企业上缴税收和交纳职工社会保险情况。
6.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复印件(未开展的除外)。
注:所有证明材料复印件需加盖本单位公章。如不能提供要求的证明材料,须说明情况。
附表1
企业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
|
成立时间 |
|
||
注册地址 |
|
邮编 |
|
||
法人代表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
|
经济类型 |
国有□ 集体□ 民营□ 外商独资□ 中外合资□ 港澳台投资□ |
||||
企业形式 |
有限责任□ 股份有限□ 股份合作制□ 个人独资□ |
||||
股权结构 |
|
||||
是否上市公司 |
A股□ B股□ H股□ |
||||
是否通过相关认证 |
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其它__________ |
银行信用等级 |
|
||
是否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员 |
|
||||
全员人数 |
其中生产人员: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
||||
目前粗铜、电解铜、再生铜生产能力(万吨/年) |
|
||||
上年度粗铜、电解铜、再生铜实际产量(万吨) |
|
||||
上年度销售收入(万元) |
|
||||
上年度利润(万元) |
|
||||
上年度企业上缴税金总额(万元) |
|
||||
上年度企业资产总额(万元) |
|
||||
上年度企业净资产(万元) |
|
||||
用地总面积(公顷) |
|
||||
附表2
现有主要生产装备基本情况表
序号 |
产品 名称 |
主体生产工艺装备 |
生产 能力 (万吨) |
总投资(万元) |
开工时间 |
投产时间 |
原料来源(万吨) |
备注 |
|
国内 |
国外 |
||||||||
1 |
粗铜 |
|
|
|
|
|
|
|
|
2 |
电解 |
|
|
|
|
|
|
|
|
3 |
再生铜 |
|
|
|
|
|
|
|
|
注:按工艺流程填报主体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