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台有色金属节能减排意见 11项任务提上日程
2013年02月20日 8:42 1014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为核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强化管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建设。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底,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计节约标煤7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全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全国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金属品种节能减排目标见附件1)。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的时间进度,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确保“十二五”期间淘汰电解铝落后产能90万吨,铜(含再生铜)冶炼80万吨,铅(含再生铅)冶炼130万吨,锌(含再生锌)冶炼65万吨。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大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惩罚性电价等政策措施实施力度,抑制产能盲目扩张,禁止违规建设电解铝、铅冶炼等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引导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向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延长产业链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开发锌冶炼清洁生产新工艺,削减锌冶炼有害废渣的产生。研发赤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技术,解决赤泥长期堆存问题。重点研究连续炼铜清洁生产技术、镁冶炼还原新工艺及节能减排技术、海绵钛生产节能技术、一步炼铅成套工艺技术、以低铝硅比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技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氨氮无组织排放控制等一批重大、关键、共性的节能减排技术。
(三)推动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示范。重点推广新型铝电解节能技术、铜冶炼先进熔池熔炼技术、铅冶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新型蓄热竖罐还原炉炼镁技术,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技术、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锌精矿焙烧烟气净化除汞技术等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详见附件2)。结合《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组织实施一批二氧化硫、重金属污染物、氨氮污染物防治工程,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有害气体、重金属和氨氮污染物排放。
(四)扎实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产业,提高再生有色金属利用水平,推动建立全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体系。2015年底前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产量占当年铜、铝、铅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左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形成若干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产能比重超过全国再生有色金属产能的80%。
(五)推动行业能效对标达标。积极指导、督促有色金属企业开展行业能效对标活动。组织行业协会不断完善行业能效对标信息平台和对标指标体系,扩大对标金属范围,定期发布主要产品能耗相关数据、先进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最佳节能实践,引导企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六)强化企业节能降耗管理。督促有色金属企业建立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健全企业内部节能管理机构。组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探索推进有色金属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组织有色金属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并加以实施。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督促企业按有关要求配备仪器仪表等计量设备。
(七)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铜冶炼、铅锌冶炼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组织编制和实施电解铝、氧化铝、稀土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提高有色金属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有色金属大中型企业编制清洁生产规划,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到2015年底,有色金属大中型企业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八)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遵循源头预防、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原则,针对汞、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物产生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以重金属冶炼生产过程控制为重点,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从源头消减汞、铅、镉、砷等污染物的产生量,降低末端治理难度和压力。重点支持重金属冶炼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治污设施升级改造、污染源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项目等。
(九)切实加强赤泥综合利用。大力支持赤泥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赤泥制备路基固结材料技术、低成本赤泥脱碱技术等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建设拜耳法赤泥旋流分级综合利用、赤泥胶结充填料用于矿山充填、拜耳法高铁赤泥砂作为干法水泥生产的铁质原料、赤泥制备新型燃煤脱硫剂等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应用示范和推广示范项目。创建2至3个赤泥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形成多途径、高附加值赤泥综合利用发展格局。
(十)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利用有关政策重点加强大中型铜冶炼、铝冶炼(含氧化铝)、铅锌冶炼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对能源输配和消耗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不断加强能源的平衡、调度、分析和预测,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建设基于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信息化监测平台,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综合能耗及排放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接口标准,构建有色金属行业互联互通的节能减排数据采集和
[1] [2]
责任编辑:安子、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