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黄金企业挥师中国
2012年12月20日 16:31 10839次浏览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分类: 贵金属
在资本市场极度成熟的日本,黄金只是投资选择中普通的一个,不像中国人对黄金有一种盲目的追捧。
东京火车站出来往西,就是东京著名的高档地段丸之内,那里聚集了众多大企业总部和名店。三菱集团旗下的很多企业办公地均设在这里,让丸之内又有了“三菱村”之称。而在“三菱村”之中,最为“金壁辉煌”的则是MJC---三菱珠宝中心,那里出售的黄金产品非常出名。
日本三菱集团旗下的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在贵金属、特别是黄金的生产销售领域已有上百年历史,在日本消费者中颇有口碑。
2011年金价上升到10年前的5倍时,这里一度非常繁忙。不过日本人并不是忙着抢购,相反是拿着家中所藏的金品来这里兑换现金。“有些时候需要排队数小时才能把金首饰拿给店员。”三菱综合材料公司贵金属事业部副部长斋藤浩一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记者去年底来到MJC时,黄金兑换现金的热潮已经过去,店面显得很轻松。记者从手上脱下一枚20多年前买的金戒指交给店员,店员马上走到一架鉴定机器前,几分钟后一张鉴定书就打印出来,戒指的含金量、重量、现有残值一清二楚。
除了金饰以外,这里还有金条、金锭柜台。金锭小的5克,大一些的有10克和50克的,交易的数额如果不是很大,无需缴税。
在资本市场极度成熟的日本,黄金只是投资选择中普通的一个,不像中国人对黄金有一种盲目的追捧。
近30年前,日本金价也特别高过,日本人也曾无比相信黄金的投资价值。但此后日本经济发展开始减速,黄金一路走低,2000年前后,黄金冶炼厂家开始叫苦不迭,直到这两三年才终于能喘口气了。见到过黄金起落的日本人,在黄金投资观上比中国人成熟了许多。
是中国和印度的强烈需求使黄金价格走出低谷
“黄金不生利”,这是大多数日本人对黄金的看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现金存银行的话,利息再低也多少有一些。拿现金买股票,不管股市涨落,总能有机会从企业那里拿到红利。股市好的时候,还能再赚上一把。黄金则纯粹需要等待金价上涨,没有生利息的功能。
看看黄金的年平均价,在过去20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内,实在有些惨不忍睹。1990年黄金从10年前的1625.52美元1盎司降到639.92美元,当时人们基本上认为这是降到谷底了,但没有想到2000年进一步降到了352.29美元。
“整个90年代,俄罗斯等国家经济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不得不通过销售黄金来购进粮食、生产资料,偿还国家债务。大量的黄金涌进国际市场后,带来了金价的暴跌。”日本一位黄金企业的职员对本刊记者说。
眼看着黄金就要卖成黄铜价,太多的矿山企业通过提前销售黄金来尽可能减少损失。他们做黄金价格的预算时,通常以比现价略低一些的价格卖给冶炼厂家,冶炼厂家也是想方设法将今后提炼出来的黄金尽早卖给加工厂。加工厂和销售店同样尽可能缩短加工和销售期,因为黄金放在手里,每多出一天就会多一分风险。
在俄罗斯等国抛售黄金的时候,国际硬通货与黄金脱节已经很长时间,一战以后用黄金储备来决定货币发行量的模式,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就发生了动摇,黄金的作用大为降低。
真正让黄金价格走出持续下跌、并保持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和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力。从统计上看,美国在2010年消费的黄金为128.6吨,仅为2001年389.3吨的1/3。日本在这期间消费量也是从38.3吨减少到了18.5吨,不到10年前的一半。而中国和印度市场的黄金消费则在持续增长。
英国国际黄金公司经理马卡斯.格拉布曾说:“传统上印度是黄金首饰的重要生产及消费国,该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黄金需求量。”从2001年到2010年,印度金饰的消费量从597.7吨上升到了657.2吨,增幅近10%。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是彻底地改变了黄金市场多年来的寂寞景象。2001年消费203.1吨黄金的中国,到了2010年已经翻番,增加到了451.8吨,黄金市场终于有了一个重要的买家。另从国际统计的数据看,中国的黄金生产量2001年为192.8吨,到了2010年上升到350.9吨,出现了很大增长。但即便如此,距离使用量的451.8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每年需要进口上百吨黄金。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