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国轮胎特保案 中国也应反思贸易政策
2009年09月24日 10:0 3814次浏览 来源: 路透 分类: 相关新闻
更加不容乎视的一个现象是,在中国的出口部门中还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同一种产品,出口给国外,其价格不但低于目标市场的其他同类商品价格,甚至还比国内售价还要便宜.轮胎业如此,其他行业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例如家电、IT产品、纺织品等等.
反思这种怪象,一是因为出口退税因素.以轮胎行业为例,现行出口退税率约为9%.在目前全面调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之下,这一退税率虽然相对不算最高,但是对于一般的轮胎企业的利润而言,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出口市场的信用体系畅通,而国内市场信用体系滞後,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例如,在出口市场上,国内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商签订合约之後,进口商就提供信用证,出口企业就可以去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并在生产之後发货.其间,资金流顺畅,不存在违约风险或风险很低.虽然价低,但是可以通过庞大的数量来获得可观的利润.
相反,在国内销售市场上,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和信用渠道不通畅,应收账款不但难以及时到位,甚至容易出现欠款和违约;并且,在涉及多个关联方的情况下,欠款清缴的成本也非常高.考虑到付款方式带来的额外财务成本,及其中存在的违约风险,对内销售的报价就会偏高.
**结论和建议**
回顾造成出口和内销价格差异的三个方面原因: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後和物流成本的高昂,分别对国内资金、商品流通造成了困难,由此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得企业不得不提高对国内市场的售价.相比而言,对外贸易市场的信用体系完备,支付快捷,资金链条连续性强,并且国际海运发达也使货流畅通.以上原因促成了中国企业偏爱国际市场,而却冷落国内市场.此外,出口退税因素,更是强化了这种倾向.
反思上述这三方面各自的原因:出口退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并且在事实上将其作为调节或促进对外贸易的一种政策工具.这种政策取向,改变了出口退税作为中性政策而诞生的初衷,扭曲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
导致国内资金循环出现问题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後,属于国家干预的缺位.而完善的信用体系网络,作为一个公共产品,亟需政府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导致国内商品流通出现阻滞的物流系统建设滞後,属于中央政府干预缺位,而地方政府干预不当.在此方面,需要由中央政府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改革高速公路收费体系,发展铁路交通.
[1] [2]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