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行 “钒钛之都”刮起“头脑风暴”
2012年11月29日 12:41 10521次浏览 来源: 四川日报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张通 刘旭
院士行·思
资源优势如何变成经济优势
“攀枝花不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还建立了产业开发的企业集群和实力雄厚的研发机构,正孕育着一个资源高水平综合利用的新时代。”11月24日,干勇院士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攀枝花钒钛产业跨越提升的强烈期待。
期待源自智慧的深度碰撞。
时间回溯到今年5月24日,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率队进京,走进中国工程院,双方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近年来,攀枝花加速打造“中国钒钛之都”,面临的难题也不少: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重大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工程化尚未突破,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瓶颈亟待解决。
攀枝花的困惑与期待,激发了院士们的深入思考,也促成了中国工程院组织院士团队赴攀开展院士行活动。
11月24日,院士团队与攀枝花钒钛企业、科研机构负责人及研发人员的交流,一直延续到深夜。
“钒钛企业存在产品雷同、产品低端化现象,这容易导致企业恶性竞争,市场抗风险能力弱。”考察企业后,张懿院士直言不讳。她提出,攀枝花应结合发展规划凝练研究目标,选好重点项目,走绿色发展之路,避免低端化重复。
张懿院士还在交流会上抛出“绣球”,表示愿意与本土企业建立产研联合示范企业。
余永富院士建议,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重大核心技术研究,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近年来,国内钛产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钛市场过山车式的震荡,钛原料、钛下游产品的相对过剩,使攀枝花钛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干勇院士认为,必须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进行更高层面的规划,在战略思想、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布局、科学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全盘规划和全新设计。同时,要实施创新驱动和市场拖动两大战略,打造高层次的技术交流平台,聚集世界一流研发团队和人才,占据引领国际钒钛技术发展的制高点,通过发展高端产品、打造产业高端引领市场需求。
“我们将与四川、与攀枝花紧密合作,为高水平综合利用钒钛资源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支持攀枝花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打造成世界级的钒钛之都。”干勇对攀枝花钒钛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