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行 “钒钛之都”刮起“头脑风暴”
2012年11月29日 12:41 10518次浏览 来源: 四川日报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张通 刘旭
11月22日,攀枝花阳光灿烂。
这一天,包括5位两院院士在内的7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赶往大西南崇山峻岭中的攀枝花。不是为了追逐冬日暖阳,不是为了享受鸟语花香,让他们步履匆匆的,是攀枝花举世闻名的钒钛宝藏。
钒素有“工业味精”之称,只需加入0.1%的钒,钢的强度就会提高10%-20%,建筑中使用含钒抗震钢筋,可大幅减少地震中的伤亡;钛则有“太空金属”美誉,质轻却强度高,耐高温又抗奇寒,且不惧强腐蚀。神奇的天赋,使钒和钛成为身价不菲的世界级战略资源。以常见产品为例,50钒铁和海绵钛的市场价均达每吨10万元左右,大约是钢材价格的25倍。
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天量的钒钛磁铁矿埋藏在攀枝花。在这片面积不足全国国土千分之一的土地上,不仅聚集了占全国储量20%的铁,还聚集了居世界第一位、占全国储量93%的钛资源,以及居世界第三位、占全国储量63%的钒资源。
然而,受一系列瓶颈制约,坐拥“富甲天下”宝藏的攀枝花在开启钒钛新时代的路上走得有点步履蹒跚。
瓶颈如何冲破?如何变智慧为生产力,将世界级“钒钛之都”变成现实?
11月23日至25日,以干勇、邱定蕃、张懿、余永富、周国治5位院士为首的庞大专家团队,与“中国钒钛之都”进行了一场智慧碰撞、脑力激荡。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