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保姆式”扶持成光伏寒冬推手

2012年11月20日 9:27 55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本位:让位市场 合理配置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故事曾在我国的风电、LED等多个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中反复上演。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号召下,各地政府纷纷把目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掀起投资热潮。这一方面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产能快速扩张,呈现出过剩苗头。
  根据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实地调研的情况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业;约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业;另外有5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今年9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中指出,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我国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倾向。
  “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引导和抑制,这些潜在的产能过剩可能形成现实的、较长周期、大规模的严重产能过剩。”报告中对于这种新兴产业重循传统产业老路的现象表示出担忧。
  专家认为,当前我们急需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重点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并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
  我国经济学者赵海均表示,要解决光伏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摆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让政府主导重要资源配置的方式让位给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欧美等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我国的相关规定还不是很完善,许多光伏发电项目在安装后不能及时接入电网,直接影响了业主建设光伏电站的积极性,是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主要障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赵海均说:“政府改革最重要的方面是调整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放手让企业创造经济增长。”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