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铂族金属生产及回收动态

2012年06月28日 10:52 34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作者:

  2012年第一季度,铂族金属产量面临诸多难题,主要生产商均出现减产。第二季度,生产虽有所恢复,但仍面临罢工等威胁,部分公司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在矿山生产低迷情形下,铂族金属废料的再生进行得如火如荼,欧美汽车催化剂中铂族金属回收量创历史新高。我国家用电子电器进入报废高峰期,其中含有丰富的贵金属资源,但由于回收渠道不畅,综合利用难度大。


  铂族金属矿山生产动态
  全球第二大铂生产商因帕拉铂业公司(Impala Platinum)第一季度(2012第三财季)精炼铂产量下滑46%至230000盎司,2011年同期为425000盎司。钯产量由280000盎司下滑至160000盎司,铑产量由63000盎司下滑至40000盎司。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两个工会矛盾及报酬争端引起勒斯腾堡矿山工人罢工,持续六周的时间共造成损失120000盎司。勒斯腾堡矿山采矿量下滑64%至109万吨,该矿山铂产量下滑146000盎司至76000盎司。5月初矿山产量可以达到规划的75%,但预计6月份才可以恢复至罢工前水平。
  除了因帕拉铂业公司以及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盎格鲁英美铂业公司、静水矿业公司产量出现下滑以外,还有多家铂生产商产量低于上一年度。
  由于生产停顿,皇家班佛肯铂金公司(Royal Bafokeng Platinumt)第一季度矿石损失为61618吨,矿石处理量及矿石主品位均出现下滑,铂族金属精矿含量同比下滑10%。东铂公司(Eastern Platinum,Eastplats) 第一季度铂族金属销量下滑4%至24474盎司,2011年同期为25387盎司。回收率从79%下滑至77%。因帕拉铂业公司津巴布韦分公司Zimplats第一季度产量环比下滑2%至94321盎司,不过仍高于去年同期。由于非法罢工导致生产班次减少,冶炼厂维修等原因,矿石采矿量及粉碎量环比下滑。
  除已报道产量损失外,一些铂族金属生产面临潜在威胁,如罢工、设备维修等。诺瑟母铂业公司(Northam Platinum)称南非Zondereinde矿山于5月10日中断,Limpopo项目的采矿及选矿未受到影响。公司正评估冶炼炉的损伤程度以及中断对精炼及销售的影响。阿奎里厄斯铂业公司(Aquarius Platinum)警告称全年产量可能低于预期,原因是受生产停顿影响。2月份公司预测为440000盎司,但可能今年产量可能只有400000盎司,比预期少40000盎司。因帕拉铂业公司警告产量损失,因5月21日值班工人拒绝下井,罢工持续两天,可能造成6000盎司损失。


  铂族金属再生的机遇与挑战
  据相关报道,由于报废汽车增多,2011年铂从废旧汽车催化剂的回收量增加13%至123万盎司,钯回收率增加26%至166万盎司,铑回收量增加16%至280000盎司。欧洲汽车催化剂铂回收量超过钯,报废的机动车多在十年前制造,当时柴油机车开始流行,欧Ⅲ排放标准要求柴油车装载更多铂。由于北美大部分机动车为汽油车,钯回收从中受益。去年北美钯回收量增加三分之一至100万盎司以上。2012年前几个月,由于铂族金属价格走低,回收有所放缓,但从长远看,由于报废汽车数量增加,铂族金属装载量更高以及优化的回收网络,铂族金属回收量注定会增加。
  我国电子产量中贵金属(含铂族金属)回收面临困难。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家用电器(手机、电脑、洗衣机)报废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论报废量超过5000万台,报废量年均增长20%,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年报废量将达到1.6亿多台。这些废旧电子产品含有贵金属等多种资源,如果得到综合回收利用则“变废为宝”,反之则污染环境。然而,由于处理成本高,正规回收企业回收费用无法与小商贩匹敌,导致市场上货源不足。街头随处可见的小摊贩回收市场颇为火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正规拆解企业生意冷清。据一拆解企业称,去年受惠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8个月内回收11万台,但今年1月到4月却只收了不到500台,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