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大跃进 产业联盟风生水起
2009年09月04日 8:47 3058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牛洪军
目前,几乎所有中国整车企业都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的阵营。不过,在投资热情高涨的背后,却是真正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少之又少,部分企业“炒作”之声高亢,而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却明显不足。
投资大跃进
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政策更是密集出台。如年初颁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中国以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将达到50万辆,新能源车将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此后财政补贴政策、准入规则、推荐目录等政策相继出台。
政策不断出台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离目标尚远。分析人士指出,到目前为止,累计投入运营的新能源车辆只有500多辆,要在三年内实现从目前数量到五十万辆的突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新能源汽车的这种跨越式发展预期则乐透了车企。面对如此大的蛋糕,国内车企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阵营,以期占得先机。如从2003年起即将“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作为企业发展核心战略的福田汽车,2005年便投资5亿元兴建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减排重点试验室,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研发与世界同步的三大绿色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今年8月28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工程中心又在福田汽车总部落成。福田汽车总经理王金玉表示,除了在硬件和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公司规划到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1万辆,2015年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占到15%的比重。
与福田汽车一样,我国很多车企都在争先恐后地描绘着公司新能源汽车蓝图。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表示,将投资12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将覆盖41项上汽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其中,2010年,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投放市场,同时向世博会的运营提供跨越四大系统(纯电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的近千辆新能源车;2012年,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轿车将上市;同年,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推向市场。长安汽车(000625,股吧)的规划则是在未来3年,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投资10亿元,争取到2014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5万辆。
相对于国有车企,民营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上也是动力十足,想借此实现超越。率先实现电动轿车商业化的比亚迪,连续推出新能源车“三剑客”F3DM、F6DM、E6领军。其中,F3DM电动车预计9月开始针对个人用户进行销售。继进军新能源轿车后,公司日前又成功收购了美的三湘客车,从而正式获得客车生产目录,并将借此进军电动大巴生产销售领域。据比亚迪相关负责人透露,首批电动大巴最快将于年内下线。长城汽车的电动车长城欧拉也是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百公里耗电10度,具有非常实际的量产价值。
目前,几乎所有中国整车企业都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的阵营,一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正紧锣密鼓地加快着各自上市的步伐。工信部最近组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调研结果显示,现有34家企业的91个整车产品(包括客车底盘)被批准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和局部区域的商业化示范运营。
除车企和政府热情投资外,社会资金也在寻找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会。继“股神”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控股公司18亿元港币入股比亚迪尘埃落定后,因新能源汽车见长而受到青睐的众泰控股集团,日前引进了包括君丰资产、兴合集团、海越股份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和创投机构,成功募集资金7.2亿元,所有募集资金将用于众泰汽车丰富产品结构、提高研发能力和提升工艺能力上。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