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进口暴增 央行不适合增持
2012年06月07日 9:15 2554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分类: 贵金属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日前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内地从香港进口黄金再创纪录,装货量从3月份的62.9吨上升到103.6吨,环比增幅达到65%。
此外,据彭博通讯社计算,今年前4个月,中国从香港进口黄金达到239.2吨,与去年同期的27吨相比,同比暴增782%。
到底是谁在推动中国黄金进口飞速上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个人消费投资需求增加和国内金店增加库存的原因。专家对未来金价走势有分歧,但都判断中国黄金消费投资和进口还会较快增加,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积极性不高,也不适合在金价高位时增加。
消费投资需求促进口飙升
近几年中国黄金进口一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来看,2011年全年中国从香港进口黄金达到428吨,比2010年的119吨增加了近2.6倍。去年11月份,中国从香港进口黄金102.8吨,创下最高纪录,但这一记录在今年4月份再次被打破。
中国黄金进口为什么飙升如此之快?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覃维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黄金销售很好,由于黄金价格下跌,各家金店黄金卖得好;另外做黄金投资的人多了,国内的金店也越开越多,金店要摆柜台,增加库存;加上4月份国际金价处于低位,黄金相对便宜,个人和金店需求都增加了,供应量扩张的吸收量是很大的。
“今年是龙年,春节实物金卖得比较好,金价处于高位,投资需求也比较高。”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也这样对记者解释黄金进口大增的原因。
广东省黄金协会首席分析师朱志刚对记者分析,中国黄金进口暴增主要是国内的黄金用量增加比较强劲,尤其是投资金条需求增加比较大,首饰金也有所增加。近年来,国内的商业银行纷纷为投资者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实物金,四大行也有了自己的黄金进口权,所以黄金进口增加比较多。
但他判断,今年黄金总量消费和进口上不会有那么大的增长,可能由于运输成本和政策优惠,进口商更愿意在香港进口,而在南非、瑞士和加拿大等市场进口的黄金就可能会减少。
黄金需求和进口还会增加
由于受欧债危机加剧和美国经济数据出乎预料,近日国际金价摆脱跌势,重回1600美元/盎司以上。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合约收于每盎司1616.9美元,涨幅为0.2%。6日截至记者截稿,国际金价最高达到1637.1美元/盎司,比前一天涨了超过1%。
受外围经济形势和国际金价上涨的影响,6日中国股市黄金股放量拉升,板块内个股全线大涨。
“大家对黄金价格还是看涨,投资者还会增加。”覃维桓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市场资金比较充裕,股市表现又不好,再加上房地产调控,房地产投资需求被打压,买黄金的人会越来越多。
据世界黄金协会今年2月中旬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黄金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了20%,上升到769.8吨。其投资管理总监葛拉布分析,中国对黄金需求不断升高,而且今年内的需求量可望进一步上扬,因此大陆很有可能在今年内,首度超越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市场。
朱志刚也对记者表示,中国很有可能在今年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据他介绍,去年中国生产黄金370多吨,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生产国,但是仍然供不应求,今年的需求和进口还会大幅增加。不过黄金已经进入牛市的第三个阶段,价格大涨大跌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今后金价会宽幅震荡,今年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刘维明则认为,黄金本质上已经不是避险资产了,跟其他商品比没有太多特殊性,更多是商品属性。他判断,从黄金产能来看,黄金价格泡沫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经破灭,金价还会持续下跌。
对于黄金价格泡沫的说法,覃维桓不太认同。“黄金还是有避险功能,全世界黄金的生产成本平均在每盎司1000美元左右,相对于石油等大宗商品来说,不存在很大泡沫。”他认为,正常应该在1600美元/盎司以上,再跌破16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没有很强的上行力量,除非欧元解体或者美国推出QE3,黄金价格可能会大涨。
央行不适合增加黄金储备
此前也有学者建议中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来减轻外储压力。FX168财经集团高级金融分析师也对记者表示,央行可以考虑买进部分黄金储备。
但记者查阅央行数据发现,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从2009年以来就没有增加过,截至今年3月末还是3389万盎司。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份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仍然是1054吨,与2009年持平。
对此,覃维桓分析,当前外储增加压力有所减轻,中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意愿并不强。因为黄金储备不像其他外汇资产可以获得收益,不仅没有收益,还要倒贴大量的保管费用,所以央行即使购买黄金,数量也不会很大。
“将黄金当主要的储备很不靠谱。”刘维明表示,当大量资金进入黄金后,黄金价格就会被推高,当价格极高的时候,黄金反而变成了风险资产。黄金储备主要是用于对外结算和清偿,先要将黄金货币化,再去清偿债务。黄金价格波动较大,如果变卖黄金去偿债,可能比将邦国国债换成邦国货币的购买力还要弱。
朱志刚也认同现在不是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时机。“其他央行买黄金都是在黄金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当前黄金价格比较高,中国央行再进入的话,会继续推高金价。”他表示,在买黄金储备上,央行轻易不能乱动。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