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金条不是好投资工具
2012年05月30日 9:15 2392次浏览 来源: 理财周刊 分类: 贵金属
对投资黄金而言,账户金更适合交易;溢价较低的金条适合作为实物投资的对象;工艺精美、溢价高的品牌金条并不算好的投资对象。
【案例】
黄金热,带动了黄金投资市场的发展,我们在理财方案中也越来越多地看到黄金的身影。理财经理往往建议客户在资产配置中加入10%左右的黄金,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抵御通胀的目的。
的确,近年来黄金牛市造就了新的投资明星,尤其是在股票市场疲惫不堪、基金表现不佳、物价指数节节攀升的背景下,黄金也逐渐从小众投资对象成为了银行重点推荐的产品,各种各样的“账户金”、投资金条、黄金T+D交易品种出现在投资者的视野里。
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各家银行推出的品牌实物金条,卖点在于同时满足了投资和收藏的需要。
【分析】
投资黄金主要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从黄金价格的上涨中获取短期收益;二是储备一定的黄金,以抵御风险。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品牌金条,就会发现品牌金条在定价时,出售的价格往往会高出金交所的报价,高出的这部分称为“升水”,原因就在于品牌金条在生产制作中为了美观的目的,增加了一定的工艺成本,加上储藏的成本、利润等,出售时的定价一般会高出实时的金交所报价20元/克。尽管品牌金条设置有回购的机制,投资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将金条出售给银行,但是回购价格通常是以当时的金交所报价为基础,扣除2~3元/克的手续费。因此,在一进一出之间,成本就达到了22元~23元/克的水平,这部分成本需要以黄金价格的上涨来弥补。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当黄金价格创出新高时,很多购买了品牌金条的投资者都会到银行办理回购。在金价大幅上涨的环境下,这部分投资者仍然有利可图,但是其中的投资成本已经侵蚀了一部分收益。
相比之下,“纸黄金”的交易成本就很低了。在“纸黄金”系统中,黄金的交易价格主要由实时行情来确定,交易手续费的收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点差,一般各银行的“纸黄金”业务中,交易点差为0.4元~0.5元/克;一种是以成交金额为基数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在金交所与各大商业银行开设的实物黄金账户金系统中,实行的手续费率为千分之二左右。所以,如果投资者的主要目的在于依赖黄金的价格波动获得价差的投资性收益,利用“纸黄金”交易系统就完全能够实现这一点,成本也比较低。
一些投资者的心理是,要有实实在在的黄金看得见、摸得着,心里才觉得踏实。那么,金交所的实物金条是更好的选择。金交所可以提取的实物金条为100克的“小黄鱼”,附加费用较低,除了交易时千分之二的手续费外,提金时只需要缴纳一笔2元/千克的提金费用。尽管金交所没有推出完善的回购渠道,但像工行、交行、光大等已经开通了无障碍回购,回购的成本为8~10元/克。对于有藏金需要的投资者来说,这一类型的金条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点评】
尤其想指出的是,黄金尽管具有保值增值、抵御风险的作用,但是作为投资对象来说,是一种高风险属性的投资产品,金价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又缺乏较为可行的风险对冲机制。因此,除了在资产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外(通常不超过资产的10%~15%),不建议个人投资者过多地参与黄金的短线搏杀。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