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招远黄金开采的文化地理

2012年05月22日 10:44 75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最早正式记载招远开采黄金的史料见于《宋史·食货志》载:“天圣中(公元1023——1032年)登莱采金岁益数千两。”招远古为登莱属地。招远人发明创造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记载,也最早见于宋史,宋代朱彧《萍洲可谈》记载:“两州冶金,沿溪取砂以木盘淘得之,甚微,且费力。登莱金坑户只用大木,锯剖之,留刃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著锯纹中,甚易得。”宋代时山东登、莱两州已开始使用木制溜槽大规模采金,即使用铁锤、石臼、石磨、石碾、溜槽、陶尊(或坩埚)等工具,通过手工操作的破碎、磨粉、拉流和熔炼而采冶黄金,这就是被黄金史学家们命名的“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法”,其技术核心是通过重力选矿,高温熔炼提取黄金。《招远黄金志》主编张丕基介绍,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大臣潘美到招远督办了中国第一个官办金矿——罗山玲珑金矿后,该技艺被写入《宋史》。这位在宋代时期大大推进了招远采金工艺的督办大臣潘美就是《杨家将》中的大奸臣潘仁美的原型。宋真宗时,大臣潘美因自负专断,致使杨家全军覆没,杨业夫人上告御状潘美被降职,真宗派他到招远督办采金,潘美在招远办矿期间,首次将火药应用于开矿,由淘沙金转向开采岩金,实行了“先碎后淘”的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和产量。
  在历史上和招远黄金有过“直接接触”的名人还有美国的第31位总统胡佛。胡佛从斯坦福大学地质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一年后公司派他到中国工作,其间他曾携夫人到招远玲珑山考察,称之为“世间最有价值之金矿”。1928年,离开中国26年后的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
  胡佛总统任期内,适逢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中国大地上则面临着军阀混战。湘南起义的部队与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星星之火得以保存,在星星之火成长为燎原之势的过程中,招远人民将两样珍品送往抗日的战场——黄金和自己的儿女。抗战时期招远人民生产的黄金,遭到日军警备队的疯狂掠夺,中共胶东特委成立“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虎口夺金,秘密运送矿石到我党控制的炼金厂。武装护送黄金的过程困难重重,不仅要避开频繁的“扫荡”,还要穿越敌人炮楼的火力压迫,重重封锁并没有拦住招远人民抗战的决心,仅1940年时任中共胶东区工会书记的苏继光等人就将2万多两黄金秘送延安。
  在胶东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赞美招远的话,“地下出黄金,地上出将军”,在离城区不远的西山烈士陵园近千名烈士安葬于此,不远处的纪念馆内存有4456名烈士的英名,他们曾身负家乡父老的期盼,用血与生命传递着比金更坚定的信念,铸造着比金更坚毅的金魂。2009年出版的《招远将军录》共辑录在革命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招远籍军事人物220余人,其中将军47名,上将4名。


  绽放:黄金产业的现代神采
  新中国成立后,招远在黄金生产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其中,“湿法提取金银新工艺研究”被誉为我国黄金冶炼史上的第二次革命;“COAL法含砷金精矿多元素回收工艺”获国家发明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招远金矿集中区地质与找矿》和《复杂含金矿物无废料提取多元素新工艺体系研究与应用》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代招远黄金生产不单纯追求黄金产量,还将黄金发展的触角伸往环保和文化领域。在选炼金精矿的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尾矿,不仅占地而且污染严重,成为黄金产业的绊脚石。“变废为宝”的思路却让招远不少公司谋得产业环保双发展。其实,提取完黄金后的尾渣中并非百无一用,其中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属和化学元素,在提炼黄金的同时,通过无废料的循环生产系统,可回收到数量可观的银、铜、铁、砷、硫等。生产过程中的废气被用于供暖和发电,仅此一项每年可为生产单位带来近8000万元的利润。在选炼金精矿时产生的尾矿粉里加入石灰、水泥、石膏等原料还可生产新型建材。
  2006年,那座有着无数传说的罗山金矿走向开采的尾声,但黄金生态旅游的兴起让这座已无黄金的金山迎来崭新意义的“采之不尽”。其中开发了国内唯一一座以淘金体验为主题的仿古小镇——“淘金小镇”,这处别具一格的中国式淘金小镇以仿古建筑群助力宋代采金业场景再现,打造招远千年的黄金开采、冶炼和黄金加工历史的文化脉络。初夏季节,淘金小镇淡青色的瓦房错落在罗山脚下,远山含黛,山水悠韵,其南方不远处就是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形成“南苑北镇”格局。博览苑的推介词说,“在博览苑不仅能领略古今中外的黄金文化,目睹各样巧夺天工的黄金器具和饰品,还可以到平硐长度700米的矿井中去体验一下黄金矿工的生活。”
  不仅有形的黄金被提取加工,无形的黄金文化也依托新的载体展现生机,《潘美督办黄金》、《金黄血红》、《胶东特委夺取黄金送往延安》、《大金脉》等一系列作品更深入地挖掘了招远的黄金文化。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