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都”大余县矿企扎堆 章江河流域重污染

2012年05月16日 14:5 288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头条

由于章江河两岸的选矿加工企业长期排放尾砂和重金属废水,河边的沉淀物不堪入目

  由于章江河两岸的选矿加工企业长期排放尾砂和重金属废水,河边的沉淀物不堪入目


  众所周知,江西省大余县不仅因其丰富钨矿资源富有“世界坞都”的盛名,还因得益于地处赣江支流章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瑞香之乡”。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章江河两岸的选矿加工厂产生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中,致使章江河流域遭受严重污染。长此以往,大余县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连带受到污染,导致农业生产受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钨都引矿企扎堆,章江河污染接踵而至
  据悉,大余县有西华山钨矿、荡坪钨矿、下垄钨矿、左拔钨矿、漂塘钨矿等矿区,而这些建在章江河两岸的钨矿加工厂,将日常生产的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至章江河。根据2010年相关调查显示,章江河大余流域的主要污染是来自于工业污染,而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污染最多的主要污染行业又是有色金属矿采选和加工业。
  记者了解到,章源钨业、漂塘钨业有限公司、西华山钨业有限公司、荡坪钨业有限公司、下垄钨业有限公司、经纬钨业有限公司、金城钨业有限公司、伟良钨业有限公司、盛发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是工业污水排放的主要污染源。此外,大余是全国二十九个重金属污染区之一,曾被省列“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鄱阳湖流域重大、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章江流域大余段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


  污染导致水质变化引发癌症,沿河村民叫苦不迭
  记者在章江河岸上游看到,江里青白色的污水正在从坝堤的缺口向下游奔流而去,记者顺流而下,发现这青白色的废水在流了很长一段之后依旧混沌不堪,没有变清的迹象。而令人讽刺的是,记者在河岸一处发现立有“保护章江源”的标语牌。不难想象,这长驱直下的污水会给整个章江河流域的居民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大余县左拔镇的居民告诉记者,章源钨业的石雷矿区经常偷偷在晚上排放废水,灌溉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村民的生活带了极大的影响。章江下游的一位居民无可奈何的说:“别看我们这多山多水,我们现在还缺水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几年污染导致水质变化之后,村里患有结石、尿毒症的村民比比皆是,还有年仅四五十岁的人患癌症去世。由此可见,章江河污染带来的危害之大。


  章江河不能承受之重
  章江河污染带来的危害如此明显,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关措施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大余县政府及环保局。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污染产生以来政府和环保局一直在竭尽全力的采取防治措施,但却感到力不从心。
  原来,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大余县的采矿活动已经长达百年之久,因此而留下了许多环境污染的历史遗留问题,治理起来难度非常大。此外,大余县的四大国有矿山西华山钨矿、荡坪钨矿、下垄钨矿以及漂塘钨矿占整个大余钨矿产量的90%以上。但是,从建国以来四大国有矿山的税收和利润都上缴给国家了,而采矿带来的环境问题却一直由大余县承担。
  记者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到,这些年大余县政府和环保局一直在采取相关环保措施。就在去年5月还开展了完善生态工业体系减少章江污染行动,随后9月还通报了被查处的污染企业,12月开展了重金属污染防控防治工作。大余县政府和环保局表示,虽然压力很大,但是还是会坚持将环保工作落实到位,尽量避免污染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记者在此呼吁,环保人人有责,除了需政府部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之外,有关企业也因承担起责任。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