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污染土壤试点治理“铬污染”
2012年05月15日 15:27 2266次浏览 来源: 齐鲁晚报 分类: 舆情头条
工业企业搬迁后,遗留下的大片重金属超标土地成了治理难题。14日,记者了解到,岛城环保部门计划对红星化工厂原铬渣堆放场地受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实施试点性修复,这也是岛城首次对“铬渣遗留区”污染土壤进行治理。
据了解,自2010年7月开展环境安全防控体系预警监测以来,楼山河断面六价铬浓度多次超标,去年青岛市环保局开展了楼山河铬污染治理调查。青岛市环境监察支队分析,红星化工厂是楼山河铬超标的主要来源,化工厂内铬渣山南侧区域外渗含铬渗滤液,区域环境地下水对楼山河下游水质存在影响。“原来遗存的20多万吨铬渣已经处理完了,然而被铬渣污染的土壤修复却是个世界难题。”进行本次铬渣堆治理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具体到解决方法上,基本都采用隔离,防止污染再扩大。
青岛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青岛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青岛市将把红星化工厂原铬渣堆放场地受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作为示范。此外,青岛市环保局将加强对电镀、油料储化工这些重点行业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土壤污染问题,防止形成新的污染场地。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