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超标胶囊危害不只是“铬中毒”
2012年04月20日 14:13 2105次浏览 来源: 北京晚报 分类: 舆情头条
13个批次的药品胶囊铬含量超标,把“铬”这种陌生的金属推进公众的视野。吃了“铬胶囊”会不会导致中毒?这一问题引起不少公众的疑虑。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表示,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动植物体内均含有微量铬,自然界中铬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存在。三价铬参与糖和脂肪的代谢,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六价铬是有害元素。铬的金属形式通过消化道吸收率很低。考虑到人们在一定时限内摄入铬超标胶囊剂量有限,因此,即便胶囊含有六价铬也不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的发生。但胶囊铬超标,具体危害不是一个铬中毒所能涵盖。
郝凤桐说,胶囊铬超标,更像是个风向标。在皮革鞣制过程中,皮革可能经历了硫化钠脱毛、芒硝浸泡、浸灰、浸酸、铬鞣、染色等环节。胶囊铬超标,说明了所用明胶原料包含了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其具体危害不是一个铬中毒所能涵盖。“就像一个地区食品卫生状况欠佳,细菌性胃肠炎高发的背后,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胶囊铬超标,其他危害共存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
有意思的是,在药品胶囊因使用工业明胶导致铬超标的消息曝出前,网上也曾有一则关于工业明胶的传言,称果冻、酸奶等固体乳制品中添加了从旧皮鞋等废旧物中提取炼制的工业明胶。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负责人曾表态说,如果用工业明胶,一吨酸奶也就省几十块钱,从成本来看,酸奶添加工业明胶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在药品胶囊曝出使用工业明胶的消息并且被证实后,这种使用工业明胶的“成本说”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