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价长期低位 近期各地轮番涨价

2009年08月26日 8:54 392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8月25日,各地液化石油气市场价格信息显示,近一个月来各地液化石油气价格普涨趋势依然延续,范围遍及全国。
  “北京每吨液化石油气售价已到四千五六,一个月不到,涨幅已经接近1000元了,还在涨。”8月24日,北京市朝顺达液化石油气一位销售经理称。
  这究竟是一次正常季节性涨价,还是代表长期趋势?
  据记者调查,本次涨价受到国内产量减少、进口受台风影响延期到岸、天气变凉需求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是,由于中国液化石油气价格长期维持低位,导致炼化企业将更多液化石油气深加工,而非简单投向民用市场,这成为液化石油气涨价深层次原因。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然气经济专家刘毅军指,长期来看,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已是必然。
  争论涨价诱因
  对于本轮液化石油气涨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主管副司长许昆林解释,一个是进口大幅减少,二是国产量也有所下降,两者综合导致供不应求。
  许昆林称,由于前期进口效益比较低,进口商减少了进口,每个月的进口量由4、5月份的40多万吨减少到目前大概20万吨左右,少了一半。
  受台风影响,国内产量有所下降,而“主要是国家调控了成品油价格,地方炼油厂加工成品油的效益下降,所以开工率也减少了1/3,所以国内液化气的供应明显下降”。
  对此,一位山东地方炼长的副总经理有不同分析。该副总经理指出,受到国家调控成品油价格的影响,很多山东地方炼厂确实出现加工燃料油(资讯,行情)出售价格倒挂,每加工一吨燃料油亏损数额在300元-400元之间,这直接导致山东地炼停止了20%左右的加工能力,导致炼化过程中生产的液化石油气相应减少。
  但是,“地方炼厂所生产的液化石油气量是非常少的,目前关闭20%的加工能力所减少的液化石油气产量,不可能造成全国液化石油气不到一个月涨价近1000元。”
  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市场处高级工程师张守良统计,目前中国液化石油气的供应方主要为中石化、中石油、地方炼厂和进口贸易商,其中中石化的供应占三分之一强,中石油和地方炼厂大概占三分之一,进口贸易商大概为三分之一弱。
  考虑到中国正进入新一轮炼化能力扩建时期,迅速扩张的两巨头占比将更高。
  许昆林表示,国家发改委已经专门发文要求地方加强管理,立即调研采取措施,同时,发改委还“召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研究,要求两大公司要加强生产管理,开足马力生产,增加供应”。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