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球资源:让“城市铝矿”遍地开花

2012年03月29日 13:49 22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头条

  铝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不可或缺,但令人蹙眉的是,原铝生产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煤炭等资源,同时产生显著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被打上了“限”字标记。为扭转这一局面,再生铝应运而生了,其因被列入大力鼓励和提倡的绿色产业,近年来备受全球市场关注。
  在芸芸“绿色企业”中,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球资源或公司)作为中国铝资源再生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置业多年来,怡球资源一直致力于利用所回收的来源于废旧汽车、建材、电器、机械、包装、设备等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渣、边角料等各方面的废铝资源,进行分选、熔炼、浇注等生产工序,制造出替代原铝的再生铝产品,以达到铝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近日,又有一则好消息“润色”了国内绿色产业,即公司即将登陆A股,发行不超过10500万股股票,正式进军资本市场,攒足劲道,力搏群雄。
  据悉,公司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公司的产能瓶颈和提升公司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水平。其中,“异地扩建年产27.36万吨废铝循环再生铸造铝合金锭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公司目前存在的产能瓶颈,而“建设研发中心项目”的实施将使公司形成一个能提供关键再生铝生产技术研发支持并实现产业化的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前景可期。
  由于生产和节能技术水平领先,怡球资源相继被评定为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典型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联合确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即"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第一批试点企业。
  至目前,怡球资源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均达到较高标准,目前,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三家铝合金锭产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并能实际交割销售的生产企业之一,标志着公司的产品质量已经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
  众所周知,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我国铝矿保有储量只有世界总量的1.94%,而经过多年工业建设和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城市中各种报废的工业、建筑和消费品大量增加。开发自然矿山转变为开发“城市矿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怡球资源的产品大力响应绿色号召,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电器、机械、建筑、电力、交通、计算机、包装、五金等多个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居民消费品生产必需的重要基础材料。公司的高纯度稳定型铝合金锭、高性能均匀性铝合金锭、环保型低气含量铝合金锭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作为优秀的能源企业,一流的工艺技术必然是怡球资源的“看家本领”。公司自主研发的非专利核心技术(技术诀窍),是多年来持续研发积累的成果,也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立足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在工艺技术上持续追求创新,对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工艺方法和参数进行不断改进,提高了自动化和节能降耗水平,在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目前公司独到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更是做到近乎于苛刻的严格。首先,公司管理层大都具有20多年的再生铝行业从业经历或者生产性企业的高级管理经验,是具有国际化经验的职业管理团队,在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工艺改良、质量控制、成本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十分注重管理的信息化和制度化,引进吸收了ERP管理系统。目前已经通过了ISO9001:2000、ISO14001:2004、ISO/TS16949:2002体系认证,在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管理等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
  截至目前,凭借着于行业中积累了多年的知名度和信誉,公司拥有广泛合作客户,涵盖汽车、电子电器、五金等领域,已成为多家世界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如本田、日产、丰田、三菱、飞利浦、东风汽车、盖茨传动、德尔福、博世、松下电器、普利司通等。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借上市契机,公司将运用募集资金扩大产能、提升研发水平,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继续以业内领先的工艺技术和优良的产品质量为基础,依托在再生铝合金行业多年积累的原材料采购、熔炼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经验以及国际化的运营模式,努力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3年内达到年产再生铝合金锭60万吨规模,成为世界再生铝行业的领先企业。
  公司将秉承“忠诚、负责、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依托“勤劳朴实、实事求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团队精神,本着“追求卓越,勇于挑战,永续经营,迈向国际化发展”的经营理念,追求企业的稳定成长,回报客户,打造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新局面。
  怡球资源,一颗“资本新星”正冉冉升起。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