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黄金投资热潮又起
2012年03月13日 10:41 5785次浏览 来源: 温州商报 分类: 贵金属
近几年来,黄金价格不断上涨,黄金的投资价值日益被挖掘出来。前几年,投资者青睐黄金期货、黄金T+D等虚拟的黄金业务,靠区间的价格波动来获利,由于其风险较大,投资者实际上亏多赚少。与这些“货币黄金”不同的实物黄金,则依靠稳健的增值与日益增多的销售渠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认可,不少人用大笔的资金买了实物黄金,以期获得长远的收益。
单天人均购买300克黄金
3月8日,妇女节,建行温州分行营业部在当天早上做了一场主题为“建行金·尊宠女人节”的黄金现场销售活动。销售之前,主办方邀请了外地的一位专家做了一场黄金投资讲座。主讲专家说,我国的黄金消费与投资跟国际上的很多国家比,还很滞后,我国目前人均年消费黄金仅为0.2克。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人均消费达1克,中东一些富裕的国家与欧洲发达国家,人均消费的黄金每年甚至超过10克。
一个小时之后,这个外地来的专家就见识到了温州投资者的不一般,当天来的100来位温州女性,在接下来的现场销售环节,买走了30828克的黄金,交易金额高达1137.6万元,人均购买量超过了300克。
这是温州人热捧实物黄金的一个场景,这样的场景,这两年在温州多次上演。去年年初,中国银行温州分行举行的“贵金属新品鉴赏会”,第一次让人见识到了温州人买黄金的热情,购买黄金的市民,把柜台围了个水泄不通。2个小时的销售时间,黄金的销售金额就突破了2000万元。今年年初,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再次举行了一场贵金属新品鉴赏会,成交金额比去年更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了实物黄金,受益于银行强大的销售网络,实物黄金的投资风生水起。特别是每年的年末与年初之交,“卖断货”是银行经常遇到的一个“幸福的烦恼”。买黄金要先预约,也成了不少银行的常态。
黄金纪念币未上市先脱销
在黄金投资领域,真正的明星是“黄金纪念币”,由人民银行每年限量发行的各种纪念币,尤其是熊猫系列金银币,成了投资者追逐的对象。现在,越来越多的温州投资者,加入了这个“追逐”的队伍。
往年的“熊猫金币”都在上一年的年底正式发行,今年的“熊猫金币”姗姗来迟,已经到了3月份,熊猫金币还没正式跟市民见面,这让去年年底就向温州的一家专业集币机构“国民集币社”预约过的老张很着急,隔几天就会打电话咨询什么时候能正式到货。
老张买熊猫金币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日前,记者在位于工会大厦的“国民集币社”遇到他时,他告诉记者,他明显感觉到,这两年来,买这种纪念币的难度大了,因为发行的数量有限,而参与的人数在增加,所以不提前预约,就有可能买不到货。
“中钞国鼎”是温州市较早开始销售纪念币的场所,其相关负责人说,这几年来,温州的投资者买黄金纪念币的热情逐渐高涨,每年都要提前预约才能买到相关的纪念币,由于配额有限,他们每年都要向其他城市“请求支援”,争取更多的数量来满足投资者。
国民集币社负责人石国民说,这类纪念币以前是通过中钞国鼎、黄金历史、国民集币社等专业集币机构销售,现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也加入了销售的行列,对于投资者来说,购买的渠道更加丰富,但由于总量有限,而参与的人数增加很快,因此不通过预约,还是很难买到。
金币比金条更有升值潜力
目前,黄金投资的品种很多,大致的分类有实物黄金与“货币黄金”两大类。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一是要看收益性,二是要看流动性。从流动性方面来看,实物黄金相对较差。因此单从投资角度来说,一些专业人士并不推荐实物金条。
记者从温州市各家银行获悉,银行推出的金条与金章,有一部分是有回购功能的,即如果想变现,投资者可以拿金条或金章,到该银行换现金。回购价格取决于回购时的黄金价格,一般比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报价低2-10元(购买时则高10-20元);大部分金条或金章则不具备回购的功能,这部分金条或金章要想变现,则只能通过一些黄金首饰店进行,价格比当天的上海黄金交易所报价低10-20元。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