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加快节能减排 推动科学发展

2012年03月12日 14:45 23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头条

  “节能减排不能只是一个号召,关键是指标怎么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不能总理一个人背,需要进行机制和体制的改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个重点,专门用一大段进行阐述,是因为我国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期,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紧紧抓住节能减排这个抓手。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将2012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5%是完全正确的。我们需要思考怎么转变方式,怎么淘汰落后,怎么调整结构,怎么节能减排。因此,7.5%的增速适度、适中,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李毅中说,我国应该放缓一点增长速度,让能源环境能够支撑经济增速,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和人的素质提高来推动经济发展,不能再靠过去粗放的方式。
  李毅中表示,我国工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明显,但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也不少:一是自主创新不足。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只占业务收入的0.69%,而国外大公司和行业一般都在2%-3%以上,新兴产业则在10%-15%。我国自主研发投入不足,一些关键技术、元器件、零部件甚至成套设备等依赖进口,导致受制于人。
  二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我国工业销售利润率只有6.14%,其中钢铁行业不到3%,最新数据只有2.55%,即便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子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也只有2.54%。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而发达国家则在35%-40%。
  三是对资源和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去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总量约为35亿吨标准煤,增长7%,占全世界的46%。铁矿石用量17亿吨,进口6.8亿吨。这样的发展模式,长期下去将难以为继。
  李毅中认为,目前行业、企业的忧患意识还不够,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依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现在加快转型升级、调整结构,不仅是发展快慢的问题,而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推进电价和资源税改革
  对于当前的节能减排形势,李毅中表示,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坦诚地提到,“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短短两句话就点出能源产业和节能减排症结所在。考虑到节能减排难度,“十二五”降低了节能的指标,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的目标是下降3.5%左右,但实际只下降了2.01%。
  “2011年国内能源消费34.8亿吨标煤。按照每年能耗增加7%-8%的速度测算,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翻1倍。煤炭、石油需求大幅增加,在能源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如何发展?”李毅中表示,现在电力消费已经达到4.6万亿度,这样下去经济发展难以支撑,也不可能平稳可持续发展。
  李毅中表示,我国工业结构性问题和矛盾不少,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必须把总能耗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否则经济很难长期支撑下去。如果能源消费增速不降到4%-5% ,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要尽快落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安排,这是治本的办法,是有效的经济手段。与控制能耗强度不同,能源消费总量也需要控制,“不能要多少煤就送多少煤,要多少电就送多少电”。
  促进节能减排需要依靠哪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李毅中表示,国家要加快推进“财、税、价”的改革,即加大财政对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电价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现在电价改革没有到位,没有按照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它所付出的成本、资源环境的代价来确定价格。价格改革是绕不过的,改革的脚步要加快一点,节能政策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资源是公共的,谁占用资源谁就要掏钱。”李毅中说。
  李毅中表示,应加强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近两年工业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不断减弱。2009年和2010年,中央财政各拿出2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用400亿元拉动了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但2011年中央预算投资减少至150亿元,共支持了4000多个项目,带动总投资3000亿元。今年技术改造投资为160亿元,仅比上年增加10亿元。
  在法律层面上,应强化关停落后产能的力度。如果一个产品能耗超过规定标准,必须按规定关停、整改。经过有效整改合格后,可重新开工;不合格则坚决地淘汰落后产能。但李毅中也承认,“淘汰落后是把双刃剑。”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人员怎么安排,银行呆坏账怎么处理,都是难题。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不去淘汰,相反,应该采取措施,消除淘汰落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毅中认为,现在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是,节能减排政策没有一以贯之地执行。应该从认识上高度重视,解决节能减排的动力问题,不能犹豫不决,等到出现问题后再三令五申。


  加快传统能源转型升级
  “化石能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且还会带来污染,因此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李毅中表示,在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同时,要加快传统能源转型升级。
  李毅中指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能源结构中煤约占70%,油和气约占22%,加起来是92%,新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约占8.3%,其中核电占1%-2%,水电占5%-6%,还有一些生物能源、风能和太阳能。根据相关规划,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要占到11.4%,到2020年要占到15%,但估计到2020年化石能源还要占85%。所以在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化石能源的发展也不能轻视。
  “我国发展化石能源有利有弊。比如说煤,我国的煤炭储量大概在1万亿吨,数量不小。但这只是初查的储量,还要精细地勘探以后才能知道可以开采的储量,这就需要加大对煤层的勘探。”李毅中表示。
  此外,煤炭回收率不同,大型煤矿回收率在60%-70%,而小煤矿只有15%,一些小煤矿开矿没有交资源费,没有在技术进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上下功夫,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因此应该进行整合,要征收资源税,淘汰关停落后产能。
  在石油方面,我国不应该再给自己戴“贫油国”的帽子。李毅中介绍说,我国约有220亿吨石油储量,还要经过精细勘探以后探明可采储量,现在已知的可采储量不是太多,在勘探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我国的采收率普遍为35%-40%,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这方面需要提高。此外,在炼油环节要提高商品率,达成92%的商品率,即1万吨原油中有9200吨能够成为产品,其他是消耗损耗。煤炭也好,石油化工也好,要在深度加工、合理开采、提高品质方面下功夫,实现转型升级。
  李毅中表示,化石能源也需要开发新的能源,我国的油田气、天然气的储量很丰富,现在的产量才1000亿立方米,发展的潜力很大。我国的煤层气储量大约32万亿立方米,本来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所以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现在还有一种页岩气,国内埋藏量很丰富,发展的潜力也很大”。
  “要把传统的能源搞好,要在这3个‘气’上下功夫。同时还要‘走出去’,到国外去拿资源,两种资源统筹。”李毅中表示,石油化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泛,关键是要转型升级,在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同时,要注重化石能源的合理开发、合理应用,以提高使用效率。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