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否认FMG样本意义 中方博弈之路依然艰难

2009年08月18日 9:24 12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8月18日消息   “宝钢与FMG达成的铁矿石价格从国际贸易惯例看,有一事实上意义,毕竟FMG是第一次出现在谈判桌上。”唐山国丰钢铁公司负责人如是评价。但三大矿山公司之一的力拓发言人昨却表示,这个谈判结果同力拓与中国方面的价格谈判无关。由此看来,中方欲以FMG为样本迫使三大矿山签城下之盟的难度依然相当大。
  有钢企人士表示,矿山在中国执行统一价格是好事,毕竟现在秩序太混乱。同时也担心FMG在日韩及欧洲市场没有贸易销售,其价格是否具备标杆意义尚难判定。MYSTEEL分析师徐向春表示,这是中国钢厂首次与三大矿山之外的铁矿生产商达成谈判结果,标志着中国钢厂在卖方阵营打开突破口,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本次取得的成果有限,距离既定目标还有相当的路要走,还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徐向春认为,能否对三大矿山产生实质性影响,从目前来看可能十分有限。因为FMG的产品基本上全部出口到中国,在日本、欧洲市场还是空白;其次,其占中国进口份额不足10%,因此在国际市场、中国市场的代表性有限。若要得到三巨头和日本、欧洲钢厂的认可,还需进一步发展壮大。
  传统意义上铁矿石谈判代表为世界主流钢厂和矿山公司,钢厂须有大量进口铁矿石比重,矿山公司则须有相当规模的产量和全球广泛的市场。联合金属分析师胡凯认为,参照这样的标准,FMG能否作为谈判代表,谈判结果是否能被认可,确实存在极大疑问。以FMG目前2000万吨左右的生产规模,只有巴西淡水河谷的1/17、澳大利亚力拓的1/7、必和必拓的1/5,产量排名在世界前10位之外,一些从未参与谈判的矿山的产量都在FMG之上。
  据了解,在1993年的矿价谈判中,毛里塔尼亚的SNIM公司与当时世界最大的法国Usinor钢厂(Arcelor前身)确定了下跌13.47%的首发价格,1个月后BHP与日本钢厂达成的价格协议仅下跌11%。当时SNIM的产量仅1000万吨,不到全球铁矿石年发货量的2%。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FMG承诺实行统一价格销售,但是不具有普遍性。在中国市场,现货矿比重高达60%,并且价格经常明显高于长协矿价格。在价差诱惑下,铁矿生产商具有强烈的冲动以现货价格销售铁矿石,必和必拓、力拓纷纷加大现货投放量,甚至实行指数定价。因此,在当前铁矿石市场供应未出现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难以说服他们取消现货矿。
  “如果中国钢厂从战略角度高度重视海外铁矿投资,在未来若干年里,通过参股、合资、融资等方式,支持三、五个FMG发展起来,那么,三大矿山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中国钢厂的主动权将明显增强。”徐向春说。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