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关键词:PM2.5
2012年01月18日 8:54 21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舆情头条
如往年一样,在2011年秋冬之交,连续多日的灰霾锁住了首都。美国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与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大相径庭,才使得PM2.5真正从一个抽象的术语,转为备受空气污染之苦的都市人的日常话题。
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是产生PM2.5的主要源头。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人体健康防线,直接进入支气管、肺泡,从而引发哮喘、心血管病、支气管炎等疾病。进入肺泡的微尘甚至还通过血液循环分部到全身,给人体健康埋下隐形炸弹。
事实上,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PM2.5”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它们在一点点地啃噬着我们周遭的环境、生态,并将各种威胁反作用到我们身上。在经济发展和消费至上观念的主导之下,我们未能及时地意识到,我们的生产、生活的一些行为,正让我们自己服下“慢性自杀”的毒药。空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种“污染”,在2011年以具体的狰狞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
2011年,康菲溢油事故使得乌黑的油污蒙住了渤海55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稍加留意便可知道,这并非渤海第一次遭遇石油污染。渤海上百个钻进平台,轰轰烈烈的海洋石油开发,沿岸密布的化工企业,忙碌的围海填海工程,正让昔日的明珠逐渐黯淡无光。
在中国版图的南边,石油烃、砷、重金属等污染物正日日夜夜汩汩地从陆地排入海洋。在珠江口近岸海域,已有95%的海水被重金属、无机氮和石油等有害物质重度污染,这导致了广东多种海鲜重金属超标,其中人们日常食用的生蚝,铜元素已超标了740倍。
重金属污染像是无孔不入的病毒。同样是在珠三角地区,虽然经济富庶,但已成为全国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地区。
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其他国家,环保总无法在经济、利益面前抬起头。德班会议上,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每个主体总有各种规避对环境、气候的责任的理由。二十多年来,减排的话题一直未能从尴尬的困境里走出。
到最终,人类不可避免地要为自己的所有行为埋单。如果我们继续无忌惮、无节制,地球的末日即使不是2012年,也迟早会从传说的预言实现为不可逆的结局。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