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里真能炼出金子吗?

2012年01月16日 7:58 33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头条

  CPU又叫中央处理器,是电脑里的核心部件,我们以前用的486、586,现在流行的酷睿系列,都是指CPU的型号。
  CPU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一旦被淘汰,就成了电子垃圾,一文不值。但是你可能不知道,CPU里面隐藏着这两年升值飞快的贵金属——黄金。
  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大四学生李殿武,从5块废弃CPU里提炼出了3颗小金珠,他把炼制的过程放到网上,引起轰动。
  李殿武说,自己的这种提炼方法叫硫脲炼金法,和一些小作坊里使用的王水炼金法不同,这种方法环保、速度快,炼出的金子纯度也更高,可以达到99.99%。
  硫脲炼金法,简单说就是先用特制的溶液把CPU上的金溶解下来,再用活性炭从溶液中把金吸附,最后高温燃烧活性炭,炭烧没了,剩下的就是金子了。
  CPU里真能炼出金子?口说无凭,实验为证!《好奇实验室》开炉炼金。
  在杭州市区百脑汇旁边,有一排专门回收废旧电脑的小店,听说我们要购买废旧CPU,店老板有些好奇。
  “一般都是垃圾佬来买的,他们买去也是炼金的。”
  CPU5元一块,按照李殿武的说法,提炼出的金子价值四十到六十元,十倍利润,听起来很诱人。
  买了10块CPU,拿到浙江大学的金属材料研究所,教授谷长栋说,按照李殿武展示的过程,确实有可行性,他和自己的学生张俊博士,协助我们一起“炼金”。
  步骤一、硫脲溶金
  首先拆开CPU,谷长栋说,除了针脚,CPU内部的线路板也可能含有金子。
  然后配置溶液,李殿武的实验用了五块CPU,我们十块,所以溶液的量也翻一倍。
  清水里加入硫酸,将硫酸溶液的pH值控制在1-2之间,加入2克硫脲,搅拌,把硫脲溶解;再加入10毫升浓度为百分之三十的双氧水,溶液配置完毕。
  把拆好的CPU放到溶液里,静置一个小时,溶液从原来的清澈透明变成了浑浊的绿色。
  “这种绿色,说明CPU表面上的金属,变成了离子,形成了金属离子状态。”
  谷长栋说,硫脲溶金这个步骤,利用了硫脲的特性,“酸性条件下,强氧化剂存在,硫脲就可以氧化里面的金,把金从CPU里溶解分离出来。”
  步骤二、活性炭吸附
  家里装潢常用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倒进绿色的溶液里,溶液就变成了黑色。
  搅拌之后,静置一个小时,过滤。过滤之后的溶液成了淡绿色,清澈了很多,滤出来的活性炭装了满满一烧杯,黑乎乎的,似乎没什么变化。
  “这一步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把金属离子都吸附上去,然后再烧,如果烧完了出现金属光泽的物体,可能就是金子,就可以提纯了。”张俊显得很有信心。
  步骤三、高温加热
  李殿武在实验中用了马弗炉,这是实验室常见的加热装置,1100℃燃烧四个小时。
  我们使用的是管式炉,两头通风,张俊说,这可以让活性炭充分接触氧气,加速燃烧。
  “活性炭和其他一些物质都会在高温下氧化,消失,但是金是不会的,所以说真金不怕火炼,最后其他东西烧完,金就留下来了。”
  四小时之后,结果出来了,原来满满一烧杯的活性炭,果然都不见了,只剩下底层黑乎乎的不明物质,但是看不出明显的金属光泽,更没有金子耀眼的黄色光芒。
  步骤四、冷谱检测
  把提炼后的金属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之后,可以检测出其中的金属元素成分和比例,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结果出炉了。
  “主要成分是硅,还有铝铜等等物质,没有发现里面有金。”张俊宣告实验彻底失败。
  方法一样,为什么结果大相径庭?我们联系了南开大学的李殿武,听完我们的试验过程,他有些激动。
  “我做这个实验几十遍了,你们要是一次就成功,就奇怪了!”
  李殿武说,自己的硫脲炼金法经过长时间研究,其中有很多小窍门,他都没有公布在网络上。
  CPU炼金主要分两种方法,一种王水炼金,就是用王水把CPU浸泡一段时间,其他东西融没了,剩下金子。这种方法在一些作坊里流行,但是污染大,时间长,提炼过程中金损失严重。
  另一种就是李殿武用的硫脲提金,“溶液的pH值,浸泡的时间都有讲究的,要精密控制才行。”
  李殿武说,我们浸泡一个小时,显然是太长了,硫脲优先溶解金,一旦溶液变成绿色,说明金已经融完了,开始溶解CPU里的铜,形成了绿色的硫酸铜。
  这还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燃烧的过程中,铜离子也会被氧化,金还是可以炼出来,问题可能是出在炉子上。
  “这种毫克级别微量的金,一口气就吹没了,你们的炉子两头通风,很可能燃烧过程中金都被吹走了。”
  李殿武说,这个实验看着过程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一般学化学或者做材料的人,根本做不出来,普通人想用这种方法发家致富,更是不可能的。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