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获批全国“碳交易”试点
2012年01月15日 12:27 262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舆情头条
来自国家发改委网站的最新消息显示,湖北等七省市获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其他省市还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及深圳市。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湖北103桩碳买卖已获批
记者昨日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查询获悉,截至目前,湖北已有103个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预计年减排量将达1149万吨。
湖北省清洁发展机制(CDM)服务中心一负责人表示,湖北在水电、风能、生物质能、工业节能减排等领域具较大碳交易空间。在2010年2月,武汉市就已向国家发改委报送请示,该中心以光谷联交所为平台,联合CDM服务中心组建,未来碳金融产品包括碳排放指标、准CDM项目、碳期货等。
业内专家表示,开展碳交易,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使得减排的成本最低化。
武钢等先行试水“倒碳”
记者还获悉,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武钢早在6年前就开始“倒碳”。2006年武钢即申请了5个CDM项目,每年共减排316万吨二氧化碳。根据其中一个减排量购买合作协议,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将分年共支付近3个亿,购买武钢碳排放指标。
专家介绍,国际碳买家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买家,即需要购买减排量以完成减排任务;更多的是倒买倒卖,国外一些基金、银行花低价在我国购买碳排放量后,通过国外碳期货市场,卖给有减排义务的企业谋取利润。
除了武钢以外,凯迪电力内部人士也表示,他们的生物质能发电等多个CDM项目正在积极运作当中。
链接
碳交易:
为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将碳交易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