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加快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处置步伐
2012年01月08日 11:51 218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舆情头条
甘肃省环保厅厅长王建中7日于此间表示,去年,甘肃安排3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估、监测等基础工作和规划内项目建设。其中,对该省历史遗留铬渣解毒是工作重点,目前已处置历史遗留铬渣46.96万吨,占遗留铬渣总量的67.73%。
当日,第七次甘肃省环境保护大会暨2012年全省环保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甘肃省政府同有关市州政府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处置目标责任书》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协议》。
含铬废物是一种毒性较强、可致癌的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化工、冶金、轻工等生产过程,其中尤以钙焙烧生产铬盐和湿法生产铬铁合金过程中产生的铬渣数量最大,危害最为严重,长期堆放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甚至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
王建中说,今年,将加大重金属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对重点防控区、行业和企业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重金属污染危害。加快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处置步伐,2012年底前完成全省历史遗留铬渣处置任务。
王建中表示,现有铬盐、铬铁合金企业产生的铬渣,一律送往钢铁冶炼企业无害化安全处置,加强涉重企业环境管理,建立特征污染物监测制度,并安装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