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价缺乏有效引导再陷震荡行情
2012年01月04日 10:9 175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舆情头条 作者: 孙磊
美国经济数据的偏好及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暂时缓解,提振了近期铝市场的人气。从最近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依然维持温和地复苏,地产、消费、就业等领域均出现了向好的迹象。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新屋销量增长推动,2011年11月份美国单户型新屋销量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年化增长至31.5万幢,创去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销量水平。而美国咨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增长至64.5点,创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2011年11月份,美国领先经济指数环比增长了0.5%,好于市场经济学家此前平均预期的环比增长0.3%,主要受利率差和营建许可数据的增长推动。
经过各方的努力,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开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短期出现缓解的迹象,但中长期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在今年4月份以前,各主要国家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其潜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前期,欧盟财政会议上,欧元区同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1500亿欧元双边贷款,非欧元区的丹麦、波兰、捷克和瑞典也将提供资金,但英国表示拒绝;随后欧洲央行为缓解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紧张的状况,欧洲央行向银行业提供4890亿欧元3年期贷款,缓解了市场的忧虑情绪。此外,意大利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意大利参议院最终批准了总理蒙蒂的330亿欧元紧缩计划,此举有助于市场恢复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信心,从意大利的发债情况看,该国短期国债的发行较为顺利,并且其收益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中国经济增速在政府的调控下实现平稳回落,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2011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定调今年的经济为“稳增长”。从2011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实际增长情况来看,投资具有明显的“周期”,如按往常规律,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出现新一轮增长。我们认为,后期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将来自于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国内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所带来的影响。
从铝价的走势来看,国内铝价表现得明显抗跌,产量增长的受限,及能源成本的提升仍对价格形成支持。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中国能源成本将处于上涨周期,在“市场煤,计划电”的格局下,理顺能源价格似乎成为必然。去年的电价调整频率为历年之最,2011年年初以来,发改委一次上调上网电价,两次上调消费电价,其中2011年11月30日,发改委宣布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上调3分,直接导致全国电解铝平均生产成本抬升420元/吨(吨铝耗电14000千瓦时),电价的上调再度恶化了国内电解铝企业的生存环境,引发后期铝厂减产、停产预期强烈。从产量变化上看,国内电解铝月度产量连续回落,中国电解铝产量在6月份创下159.1万吨的高点后,便开始一路下滑,11月份电解铝产量已经降至137.7万吨,1~11月份累计电解铝产量1601.5万吨,同比增长9.9%。我们认为导致去年电解铝产量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有:首先,干旱使西南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导致西南地区部分铝厂减产或停产;其次,西北地区电解铝新增产能的投放速度低于预期,之前预计2011年新增电解铝产能为355万吨,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但受制于运输等问题,实际投产产能相当有限。此外,西部地区电厂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电力的供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能的快速释放;再次,电价上调后,电解铝生产成本再上新台阶,河南等地铝厂亏损加大,被迫削减产量。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在今年上半年之前,国内电解铝产量依然难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新增的产能依然集中于西北地区,而今年各家铝厂的建设进度也低于此前预期,希望、天山铝业等电解铝项目大规模投产的时间预计在今年下半年。
从国内电解铝行业产业链情况看,除在区域分布上表现为向西转移外,电解铝产业链中生产结构的变化也不容忽视。最近几年,国内铝材产量出现大幅增长,导致铝材产量与电解铝产量的比例发生变化。由于在铝价低迷期,直接用电解铝液加工铝材或电解铝厂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的行为能改善电解铝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并有助于节约生产成本,我们认为,后期电解铝企业产业链的向下游延伸将持续,这可能出现在铝材需求旺盛时,导致市场上可流通的电解铝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铝价的阶段性波动。这一特点,在2011年上半年表现得较为明显,华东、华南等地均出现铝锭供应不足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电解铝都被河南当地铝厂自用。电解铝传统的贸易环节对价格的影响减弱,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地区间供需不平衡的加剧。
综合来看,市场短期内依然处于影响因素的真空阶段,铝价缺乏明显的方向性选择。此外,受制于假期效应,铝价的大幅波动也缺乏大量的投机资金支持,后期铝价维持震荡走势的概率较大。我们认为,LME三个月铝价在未能重返2100美元之前,仍将维持震荡偏弱走势;而沪铝指数的强弱分界线在16000元/吨,但考虑到国内铝价受基本面的影响更大些,后期出现反弹的可能仍较大,下游消费企业可逢低增加买入套期保值的头寸。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