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钛白四年劫掠破产临门 重组屡败屡战
2011年12月26日 10:1 3054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从2011年12月5日复牌,经历了9个跌停之后的*ST钛白(002145.SZ),又于12月19、20日两日迎来涨停。其股价上蹿下跳的背后是,*ST钛白将在12月30日后被停牌,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上市仅4年多的*ST钛白,上市次年旋即变脸,2008年、2009年均出现大幅亏损,2010年的盈利保壳则颇显蹊跷。到了2011年,在亏损与债务的沉重包袱之下,*ST钛白终于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甘肃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眼下*ST钛白启动的破产重整程序仍面临多道“坎儿”,其未来潜在的重组亦难免遭“波折”。
一年变脸四年“破产”
目前已进入重整程序的*ST钛白12月2日发布公告称,自复牌之日起20个交易日后将被停牌。这一期限未料的停牌,缘于债权人天水二一三机床电器厂兰州天兰机电产品经营部(下称二一三厂)的一纸申请。
2011年4月22日,二一三厂以*ST钛白不能清偿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到期债务,且以有可能丧失偿还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ST钛白进入重整。11月30日,嘉峪关市人民法院正式裁定*ST钛白进行重整,公司由此进入重整程序。按照规定,公司股票自12月5日复牌交易,自复牌之日起20个交易日后将被停牌,即将在12月30日后的次一个交易日起被停牌。
公开资料显示,*ST钛白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金红石型钛白粉,公司2011年前三季度已经累计亏损5381万元,2011年净利润预计亏损9300万元至9800万元。
而在亏损的同时,*ST钛白的债务危机亦爆发。为此,*ST钛白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ST钛白半年报显示,公司的流动负债为3.53亿元,非流动负债为1221万元,其中已到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就有10笔,合计超过1.8亿元;另外,在其贷款中,也有数笔贷款的用途都是归还前期借款。
事实上,从2007年8月上市以来,*ST钛白业绩除当年实现1744.86万元盈利外,一直都走在亏损的路上。2008年公司亏损2.68亿元;2009年亏损1.5亿元,2010年由于获得了1.38亿元债务豁免,勉强盈利1084.9万元,从而也勉强未被退市。
渤海证券分析师冯军指出,目前这家公司破产重整局势还不明朗,但仍难以排除未来重组成功的可能。
造富机器
破产重整的公司从来不乏故事,*ST钛白也不例外。
事实上,*ST钛白虽濒临破产,但在上市仅仅4年多的时间里,其大股东却“暴富”。
据*ST钛白招股说明书披露,*ST钛白是经过债转股设立的股份公司,信达以11766万元债权转为股份公司股权,并按65%的比例折成7647.9万股,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剩余10259.8万元债权作为公司无息长期借款,于2003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10年内分期清还。
另外,公司原第二大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于2006年8月30日举办了“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债权及股权公开竞价转让会”,公开转让其持有的*ST钛白3920.8万股(占总股本的30.16%)的股权及对公司的债权1994.34万元,北京嘉利九龙商城有限公司(下称嘉利九龙)最终以1.13亿元总价竞标成交。
正是由于上述债转股以及股权腾挪,让信达资产和嘉利九龙成了*ST钛白上市的最大赢家。
2007年8月13日,*ST钛白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上市首日,其每股发行价仅5.58元的股票,在各方的鼓吹之下,竟然开盘报32.3元,涨幅高达500%。一年多后的2008年11月,其股价跌落到最低仅2.53元。
*ST钛白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当年担任*ST钛白IPO推荐人、承销商的正是其大股东信达资产。
而信达资产持有*ST钛白的每股成本仅1.54元左右,按照其发行价格计算,这笔投资账目浮盈434.95%,而担任主承销商又为信达资产赚得1294.4万元的保荐承销费用。
同样,2008年,*ST钛白的大小非刚刚解禁,其二股东嘉利九龙火速大幅减持手中股份,当年8月14日~8月20日间,嘉利九龙先后累计减持2642万股,共计获得减持收入超过2亿元,这部分收入已经相当于其两年前的投入近两倍。2009年7月22日,嘉利九龙继续减持*ST钛白,以每股8.603元的价格卖出180.5万股,取得1552.84万元的减持收入。
“*ST钛白原本的改制与上市,就是为国企甩债务包袱而来,其从娘胎里带来的就是"圈钱"的意志。因此,其主业亏损,债务缠身也是注定的。”甘肃省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人士指出。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