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回暖 中孚实业二季度利润增114.72%

2009年08月12日 9:10 14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8月11日,中孚实业股价下跌4.8%报收24元,但这并不影响其“有色王”的华丽身姿。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这个有色领域的黑马连续狂飙,股价从11元左右上摸27.6元,最高涨幅超过150%。
  “如此的涨幅估计连中孚自己都看过不去了。”一位券商分析师对本报记者笑言,一个月之前中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其200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27.71%,利润降幅更是达到72.86%,尽管如此,资金对其追捧的热情并未丝毫打折。
  “下游好转是毋庸置疑的,这对中孚的股价有所支撑。”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都做出如是表示。据了解,由于有色行业回暖明显,中孚实业二季度的利润增幅已达114.72%,而这个成绩目前看来还将维持。
  自备电厂危局显威
  地处河南巩义的中孚实业,产品主要为铝产品、含铝锭和铝加工品,主要销售市场为国内。其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7亿元,同比下降27.71%;实现净利润8168万元,同比下降73.84%。与此同时,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也由去年同期的16.55%下降到9.47%。
  中孚实业表示,业绩下降是由于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铝及铝加工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而铝锭价格的波动是影响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公司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因为产品都是铝型产品,所以弹性比较大,受市场影响的波动比较大。”某基金公司有色金属研究员对记者介绍说,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铝价开始暴跌,此后国内长江市场现货铝价一度跌至11000元/吨,较2008年最高价下跌50%。不过,今年初以来,伴随相当部分产能的消失和国家储备局对铝锭的收储,以及4万亿经济政策和十大行业振兴规划的刺激,铝价开始止跌企稳。
  这在中孚实业的身上表现尤其明显。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下滑,但其环比成绩却相当惊人。有数据显示,中孚实业一季度营业收入1.65亿元,二季度则上升到13.15亿元;一季度净利润2594万元,二季度则上升到了5573万元,环比上升114.84%。
  “中孚实业率先复苏的秘诀来源于自备电厂,现阶段公司将至少有69%的产能电力能够实现自给,未来100%自给电能也为期不远。电价将较全行业低15%左右,仅电力一项吨铝生产成本比全行业低900元左右。”西南证券分析师兰可表示。
  下半年或许更出色
  不过,铝价的回升也许是更为有力的推手。目前,上海期货市场的铝价早已由去年底接近1万元/吨升到了现在的超过15000/吨。“目前看来,超过12000/吨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抗跌性。”浙江大地期货研发部高级分析师彭国梁对记者称,“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海关数据显示,7月我国氧化铝进口61万吨,1-7月氧化铝进口为329万吨,同比增加17.5%。而与此同时,全球铝消费也开始上升,6月份铝消费环比增长6.6%。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下游行业的复苏。根据美国公布的数据,目前美国汽车销售量已开始上升,汽车商已经在开始储备铝库存,5月份的原铝进口大幅上升;此外,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公布7月美国房屋营建商信心大增,超越市场预期,升至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同时,北美铝厂最新的产品订单数据也得到改善,6月份的订单指数(除铝罐)为63.7,虽然仍较去年2月份时低了27.9个百分点,但却比今年2月份的最低点高出15.1个百分点。
  国内的情况也趋于好转。7月31日中国铝业宣布,自当日起将氧化铝现价上调100元/吨至2400元/吨,这是中铝四个月来的首次调价,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调价。
  此外,据统计,由于价格回升,中国冶炼商自3月以来已重启了将近300万吨闲置及新产能,另外100万吨产能预期会在11月之前开工,进而提振氧化铝需求。
  东北证券分析师诸利达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以及汽车行业销量的回升有望带动着两个行业的投资,从而刺激对电解铝的需求,虽然中国电解铝行业过剩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但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过剩情况会有所好转,预计下半年电解铝价格将逐步回升。
  “三季度肯定比二季度还要好。”据上海长铝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慧介绍,年初往往是有色金属行业的淡季,而从8月份开始,金属行业将进入需求旺季,因此,今年有色金属企业的业绩维持现在的成绩是不成问题的。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