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打太极”造就地沟油巨大黑色产业链
2011年12月02日 8:56 202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舆情头条
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一起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这也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侦破非法收购“地沟油”炼制食用油,并通过粮油公司销售给群众的案件。
这起案件涉案人员之多、危害范围之广让人惊恐,更重要的它还是地沟油流向餐桌传闻鲜有的案例,足见地沟油的危害之深、监管难度之大,让消费者对饮食安全更加惶恐,
因这起特大“地沟油”案件而揭开的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黑色产业链更令人触目惊心。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地沟油产业的滋生和壮大,也得益于放纵的甚至是变质了的监管环境。相关各部门纷纷使出“太极推手”,城管方面称没有对餐厨垃圾违规排放的执法权,工商方面表示主要通过索票、索据查问题,质监部门表示基本依靠市民投诉、举报发现问题。
各部门均传达了一个意思:“地沟油无检测标准,多头联合监管且执法成本大,难查”。地沟油屡禁不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地沟油产业链曝光后涉及的相关部门要么选择回避,要么互相推诿。类似现象过去就出现在“瘦肉精”、“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因此,当务之急不仅是研究地沟油检测标准,更要研究解决监管体制问题。如果现行监管体制继续存在下去,还会不断出现“地沟油”、“瘦肉精”等问题,还会无休无止扯皮。
目前,我们的食品监管体制不仅存在“九龙治水”的弊端,而且存在属地监管的问题,即跨地区监管变成了谁都不管。而要解决体制问题,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构来承担主要责任,以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执行机构。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