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网民座谈会是最好的“网络问政”方法

2011年12月02日 8:37 18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头条

  由湖南省怀化市人民政府主办、怀化新闻网、怀化政府门户网站共同承办的怀化网民座谈会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30位网民代表就怀化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为积极响应省委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的号召,广泛听取、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拉近政府与市民的距离,共谋怀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1月30日下午,怀化市人民政府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了“为政府工作建言,为科学发展献策”怀化网民座谈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晖带领市委常委、副市长石希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德喜,副市长杨冬英、王行水、田安阶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市委书记李亿龙多次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网友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应。去年12月23日,他还与数十名网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晖自调任怀化以来,经常浏览五溪论坛或其他涉及怀化内容的网站,并亲自回复网友的问题。在这次座谈会上,网民们积极提问,建言献策,30位网民代表就怀化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座谈会现场十分活跃,一直持续到晚上6点多钟。三个多小时,李市长自始至终没有离开会场,满含深情的回答网民们的提问。就算是有些问题比较尖锐,李市长也毫不回避。“我是‘不死不休’,请问怀化如何巩固生态卫生环境保护成果?”、“我是‘五溪一叶’,请问什么时候怀化到各县市都能有很好的通行道路?”……面对现场网民代表真诚急切而又不隐锋芒的提问,李市长一一作答。
  作为一名普通的网民,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并提出了“我市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和落实网络问政”的问题,李市长给了满意的答复。她说,“网络问政”不是新鲜词,也不是新事物,但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加强与网民为代表的社会各个阶级的沟通交流,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用好“网络问政”可以增进了解、起到监督、加强沟通、更好服务。今后将进一步关注网络,重视网络,贴近网民,加强网络运用、推进政务公开、搞好互动交流,让“网络问政”成为改进政府工作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在现场我还赠送了一本我最近出版的时评集《网事并不如烟》给李市长,得到了她的肯定。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民群众更多的选择在网上留言、发帖、表达诉求、向党委政府提出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无论是中央级还是地方级的大小网站,成了民意汇聚的集散地。如何正确对待网民言论,科学处理网民参政议政的诉求,成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如今,怀化市市长、副市长及部分政府部门主要领导采取与网民专题座谈的形式,倾听网民的真知灼见,接受网民“拍砖灌水”,凸显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最好的“网络问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小留言大民生,小帖子大作用。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网友提问表明对国家的关心,对政府的信任,群众有权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应该说,本次座谈会的召开是怀化市的执政者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善待民意、关注民生之举。他们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网民座谈,将网民从虚拟世界请到现实中,带着真心诚意与网民面对面交流,认真对待群众意见和建议,实实在地回答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体现出党委政府对草根民意的尊重,对网络民生之言的关注,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也体现了政府努力在与广大网民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坦诚的互动关系。
  “网络问政”的兴起,是当代中国政治的巨大进步,对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起到了的积极作用。我们期待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都能与时俱进,关注网络民意,关注社会民生,期待“网络问政”的路子能够越走越宽阔,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密,也期待网民的意见能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