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争“锂”若渴 掘金锂矿概念金矿
2011年11月03日 8:50 68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分类: 华体会体育
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速,市场对锂矿概念的热情势必将再度被点燃。
中国企业争“锂”若渴锂矿未纳入国家统筹管理
一场前所未有的锂矿资源争夺战,正在我国悄然拉开大幕。
“短期内,锂矿业务的投资对于业绩的影响并不大,但是长期来看,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对锂的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谁具有资源优势谁就占据了制高点。”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告诉本报记者。
湘财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随着电动汽车等新需求的爆发性释放,那些具有资源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长期获益。
不过,黎明之前,最是黑暗。碳酸锂产能在扩张,电动车对碳酸锂的需求却还在萌芽。
湘财证券的这份报告也指出:预计碳酸锂产能扩张在2012年至2015年之间最为凶猛,而电动汽车在2015年以前都处于产业化的早期,量产规模不足以消化碳酸锂的产能扩张,时间上的不匹配导致供需结构性过剩不可避免。
报告认为,2012年-2015年将是上游企业竞争最为艰难的时期,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竞争加剧,一段时间内价格下跌可能性较大。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乜贞介绍,世界上关于锂电池原料碳酸锂的供应,有两种来源,分别为矿石提取和盐湖提取。1990年代以前碳酸锂生产以矿石提锂为主,但在国外盐湖提锂技术获得突破后,售价只有国内矿石提锂来源碳酸锂的一半,许多企业被逼减产或者处于停顿的阶段。直至2004年,国外碳酸锂提价,国内矿石提锂产业才有所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涉及盐湖提锂业务的企业,碳酸锂业务对企业的盈利多是贡献很小,甚至是负贡献。
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系统工作委员会主任钱良国看来,虽然锂矿产业发展的前景明朗,但在实际需求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不排除许多企业在炒作概念带动股票价格上涨。同时,他也担忧,因为缺乏统筹管理,各企业的无序开采,将造成资源浪费。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