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钒钛99.28%滑落吓坏股市 82份研报集体错了
2011年10月24日 10:20 2283次浏览 来源: 理财周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产能不足预测的1/5
重组预案中设计卡拉拉项目达产后的年产量为1100万吨,远期年产量3000万吨。预计2011年贡献净利润18.6亿元,EPS0.325元。
中信建投分析师王喆甚至指出,假设2012年只能达产60%,产量也有约660 万吨,净利润也有约16.5亿元。
业内有人士则表示质疑,即便卡拉拉如期投产,公司和券商分析师的预测都过于乐观。
冯刚勇表示,“卡拉拉的矿产量是攀钢最核心的利润增长点。之前说年矿产量在1100万吨,不可能,后来还有公告说扩产到1600万吨,延期后有分析师改了口风保守估计600万吨。事实上600万吨也不现实。就算投产了,业绩释放至少也要一个季度以上,不可能一投产就达产。有专家曾到澳大利亚调研,说大概只有100-200万吨,最多300万吨。”
上海交大会计与金融系副教授陈欣曾对攀钢钒钛的盈余管理做过深入研究,他的观点与冯刚勇如出一辙,“卡拉拉铁矿原来预计的产能远远还没生产出来,而且还在竞争对手手上,去澳大利亚开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根据重组预案中的数据显示,在不考虑卡拉拉矿山利润贡献的情况下,攀钢钒钛2010、2011年净利润的底线18.6亿元,对应EPS0.32元。以目前项目延期的角度来看,资产注入后公司的业绩很可能会跌破底线。
陈欣教授指出,“现在资产迟迟还没有注入,很可能就是资产还没达到盈利能力。一旦注入,公司的利润更低。不仅是三季报亏损,今年的年报也会亏损。而资产要注入就必须经过审计,到时资产的盈利能力就会遭到质疑。”
陈欣教授甚至反问理财周报记者,“如果卡拉拉铁矿真的有那么优质,鞍钢为什么那么便宜就能买到手?”
陈欣教授用一句话来总结攀钢此时的状态,“看得到的东西很糟糕,看不到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妙。这是一家不确定性太多的公司”。
13只南方基金、9只招商基金被套
近一年来,攀钢钒钛的股价随着公司的业绩好坏、重组预期的强弱走出了一轮过山车行情。
2010年年底,攀钢钒钛抛出了重大资产重组的消息,股价顿时如日中天。值得关注的一个举动是,攀钢钒钛的股东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21日-2011年1月5日累计减持了约7357万股,套现8.48亿元。
伴随着2010年年报的披露,攀钢钒钛扭亏为盈,净利润实现了27亿元的大逆转。2011年4月25日-2011年4月29日的第二次现金选择权行权期,又推动了股价继续上行,并于4月25日创下了历史高位14.61元。4个月内攀钢钒钛的股价暴涨了46.62%。
在这一轮牛市中,机构的动作颇多。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稳健”、“南方稳健成长贰号(202002)”、“南方宝元”、“南方积极配置”基金合计900万股趁高位离场,按今年一季度12.55元的平均股价计算,约套现1.13亿元。
招商基金旗下的“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趁机抛售了400万股的攀钢钒钛,约套现5000万元。
4月份过后,第二次现金选择权失效,重组进度不符合预期,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攀钢钒钛的股价,南方基金旗下有11只基金抄底新进入,此时南方基金共有13只基金驻扎攀钢钒钛,合计持有1.16亿股。招商证券(600999)也有8只基金新持有攀钢钒钛,9只基金共持有6750万股。
5月-7月,陆续有券商分析师发研报称股价低于预期,给出的目标价区间在12-22元左右,高出了现在的历史低价位1-2倍。
6月后攀钢钒钛的股价又掀起了一轮上扬行情,伴随着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188元的天价研报事件,7月15日攀钢的股价封顶于13.44元,之后一泻千里。
“攀钢的股价还没到最低点。分析师通常是按照08年最高峰值来进行估值。7块还有下跌的空间。”陈欣教授表示。
7月15日前没有及时抽身而退的机构的下场,要么被套,要么割肉离场。如果将二季度的均价11.96元作为买入价,对照目前的历史新低价位6.57元,南方13基金账面浮亏6亿元,招商证券账面浮亏3.5亿元。此等局势之下,招商、南方等基金何时解套?
“如果重组做不成,攀钢的股价还要跌一半,到3块钱左右。” 冯刚勇一语惊心。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