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铜器辨伪例说

2011年10月21日 16:1 109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二太师虘盨

                                                          图2 太师虘盨

            三太师虘盨纹饰
                                                      图3 太师虘盨纹饰

                 四太师虘盨铭文

                                                            图4 太师虘盨铭文

            太师虘簋及铭文

                                                      图5 太师虘簋及铭文


  前面提到3件假的太师,今将其中一件举例说明(图2)。首先,引起笔者怀疑的是此器器表的铜锈,说黄不黄,说黑不黑,脏兮兮的,不好看。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铜锈的青铜器大都靠不住。其次是形制,器盖上的曲尺形捉手尺寸大了一点,器的双耳略显呆笨,耳孔有点小,下腹收分不够,圈足比较呆板。再看纹饰,无论是盖沿与口沿下鸟的尾巴,还是圈足上龙的尾巴,都显得长了一点,鸟和龙拖着这样的长尾,似乎不堪重负。但客观地说,此器纹饰做得还算看得过去,例如鸟的冠部。但其他部分还是存在线条比较僵直的问题,况且作为底纹的云雷纹也比较差(图3)。当然,最重要的是铭文(图4)。如果粗略地看看,铭文做得还可以。因为毕竟没有一件现成的真的太师的铭文来作对比,一开始引起我怀疑的仍然是铜锈。铭文上罩了一层薄锈,像雾一样,似乎想掩盖什么。铭文字口很浅,笔道不甚清楚。经与太师簋铭文(图5)对比,字形书体存在很多问题。整体而言,伪作太师铭文字形有误,体势拘谨,笔道乏力。例如“宝”字的写法,太师簋“

[1] [2] [3]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