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公司拉投资者境外炒金 投资者50万打水漂
2011年10月20日 16:27 5371次浏览 来源: 广州日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银行:炒金监管存在盲区
按照目前的管理规定,银行、金交所会员单位、期货公司都可以进行黄金代理投资业务,这3个机构的相关主管部门分别是银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对境外黄金交易进行界定和管理。
东莞农业银行管理人士冯先生说,在香港地区和欧美地区,黄金期货交易因为风险大,除非是专业人士和机构,一般的普通市民极少参与。但是经过代理机构在国内网站上煽动性的宣传,不少手中握有闲置资金的内地人士轻易上当,在毫不知晓国际黄金市场运作规律、交易规则和风险意识的情况下贸然加入,结果基本上是血本无归。
“我所知道的是基本上没有人能够赚到钱,期货交易专业性太强了,否则在国外或者香港岂不是人人发大财?”东莞工商银行(4.16,-0.02,-0.48%)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资金安全不受境内任何部门监管,难有保障,资金往来全部要经过投资公司,投资者个人常常无法控制。
据介绍,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金银管理条例》、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取缔自发黄金市场加强黄金产品管理的通知》主要是针对黄金走私和统购统配管理,没有任何涉及地下炒金和网上炒金的管理规定。
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说,根据六部委《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我国已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地下炒金”行为。投资者参与“地下炒金”将会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惩,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征信系统,影响到客户个人的信用记录。但是这是针对内地市场的法规,现在的中介机构为了规避这个法规,将交易平台注册在境外,实际上所动用的人员、投资者以及资金都是内地的,这就造成了一种监管空白。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