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套保制度匹配待完善

2011年09月19日 8:57 17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是利用期货市场保驾护航的一个“标杆”,但是近几年全球有色金属价格波动频繁,企业在期货套保上遇到的困惑也愈发突出。在17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现货·期货互动峰会上,数家企业代表都表达了要加快建设与期货套保相匹配的制度要求。

  税务、审计成套保最大困惑
  “价格大幅波动对我们保值影响最大的环节体现在有色原料采购和市场贸易上,最直接的困惑就是难以向审计和税务部门解释。”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广州公司总经理许鸿斌表示。
  据介绍,由于有色金属价格大幅波动,企业保值后期货账户会出现巨大的盈利或亏损状况。尽管期、现相抵企业获得了预期的利润水平,但是对企业尤其是央企而言,期货账户盈利巨大难以向审计部门解释清楚,而期货账户亏损巨大又会遭遇税务部门的追问。
  “建立科学的、令人信服的套保评价体系很难,期货移仓等交易要与现货一一对应,的确非常复杂。国内期铜每手5吨,如果企业保值500吨,印出的账单就好几页,更别说与现货一一对应了。”江铜副总经理吴育能说。

  交易制度与套保操作难匹配
  “套保要求期现结合做,但国内每月交割制度与现货购销节奏并不匹配!”中金再生资源(中国)投资公司财务总监刘宗雄认为,LME的每日交割制度能减少套保资金占用,值得借鉴。
  严格的套保审批制度给企业套保带来不便。刘宗雄表示,套保审批时要求企业提供买卖合同不符合企业经营情况,企业经常有上家没下家,为了应付审批,提供的下家往往跟最后实际的下家不一致。
  强平制度造成企业风险敞口打开、停板制度造成流动性不够等制度,企业也期盼能进一步加以完善。
  价格风险与资金压力并行
  做套保会占用企业一定资金,尤其套保后市场价格方向与期货头寸方向相反时,占用资金量会不断上升,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
  上海盾安金属材料公司总经理宣雪行提出,在资金紧张时,企业可把销售和采购部门的现货量先对冲,相应地降低套保量。吴育能也提出,企业还可以通过现货“背靠背”降低现货量,从而降低套保资金占用。
  许鸿斌认为,套保资金占用是企业做套保的成本,所以公司年初就应对全年套保资金量进行预测,以此减小资金压力。
  “现在经济发展与企业运营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企业套保所面临会计、审计等问题的完善,有关部门正积极加以沟通协调,交易制度下一步还有待改善,以更好适应市场大环境的改变。与此同时,企业也要提高自身期货保值制度与人才建设,加大利用期货市场掌控风险的能力。”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与会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