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六危机矿山又成金窝窝六年找金逾百吨

2011年09月16日 14:36 36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历时6年,河南6个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于近期先后完成,并通过评审,发现5个特大型金矿,一个中型金矿,新增金金属资源量/储量112.5吨,可延长相关矿山服务年限10至20年,并证实了小秦岭地区仍具良好找矿前景。
  6个危机金矿为小秦岭金矿、灵宝市灵湖金矿、灵宝市安底金矿、灵宝市金渠金矿、桐柏县洞坡金矿、洛宁县上宫金矿。其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从2005年开始实施,由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第一地质勘查院和第四地探矿队承担。经过6年努力,以上项目在原矿区深部和外围发现了一批新的接替资源。其中,小秦岭地区在原有矿山的深部和外围发现和新圈定金矿体34个,新增金金属量91.27吨,新增钼21833吨;桐柏地区新增金金属量6.79吨、银金属量34.77吨、铅金属量5556.05吨;熊耳山地区共圈定27个金矿体,新增金金属量14.49吨。
  这些项目还利用地、物、化、遥技术等对小秦岭金矿进行区域性综合分析;利用流体包裹体、成因矿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等开展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评价工作,不仅增加了资源量,还促进了物化探及深部钻探等勘查技术应用,探索了矿山深部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在成矿规律和控矿条件研究方面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和新认识。
  比如,承担小秦岭地区接替资源勘查任务的第一地质调查队首次将构造蚀变控矿模型概括为“一街五巷三层楼”。其中“一街”指主控矿断裂,“五巷”指与主控矿断裂平行的同序次含矿断裂;“三层楼”指的是围岩蚀变分带或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轴向分带。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指出,该项目对小秦岭金矿田深部开展了定位定量预测,圈定了深部成矿预测区,工程验证见矿效果较好,对小秦岭开展深部找矿具有较好的示范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