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飙升背后的大国博弈

2011年09月14日 9:19 47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谁能充当“世界货币”
  数据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美元不再拥有过去的影响力。今年第一季度末,世界各国央行储备中美元的比重已经下滑至60.7%,去年同期为61.8%。从过去十年来看,这种趋势显露无遗。2001年,美元占央行储备的比重为71%。每年只有些许下降。但时间久了就积少成多。一旦美元占央行储备比重跌破50%,就可以正式宣告其储备货币的时代终结。
  美元正在丧失主导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谁将取而代之却几乎没有共识。黄金,人民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准货币──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还是人们尚未想到的其他货币?
  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表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必要性减少,对于外汇储备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又出现了贸易项目的自由化,外汇资产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得到,而不一定要通过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来讲,外汇储备根本不是问题,随时可以在市场上得到,关键是你国家的信誉,如果信誉好,那你肯定能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到钱,所以需要对美国形成贸易顺差。所以,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尽管出现不少次金融危机,没有体系的体系,也就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运行是正常的,全球经济的急剧发展就是在一种没有体系的体系下发展起来的。
  “但九十年代后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美国贸易逆差持续增加,全球不平衡问题愈演愈烈,美国只有在克林顿执政期有一年的贸易顺差,剩下全是逆差。全球不平衡就形成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04年之后超过了5%,在06年是6%,每年这么多,加起来就变成了存量。美国净债务占GDP的比例越来越高,所谓越来越高也就是45%左右。”
  这种情况会导致出现什么问题?余永定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外债占GDP的比例越来越高,那么投资者必然要怀疑这个国家是否有能力偿还外债,这种事情迟早要发生。”
  在余永定看来,国际货币体系有固有的缺陷,这种固有缺陷迟早会导致一系列的结果。具体来讲,全球不平衡迟早会导致美元崩溃,这还是特里芬难题。另外,全球不平衡不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但它助长了金融泡沫的膨胀,而金融泡沫本身迟早是要崩溃的。
  “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不平衡的必要条件。全球不平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一个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如果国际货币体系不这样,全球不平衡是发生不了的,而这些因素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前提,发生金融危机后,回过头来就必须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修正。”
  在矫正国际货币体系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货币体系改革应该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储备资产的积累必须和储备货币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相分离;第二,对经常项目顺差国必须有所约束;第三,应该提供一个比美元更为稳定的国际价值贮存载体。
  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斯蒂格利茨认为,一个最为现实的方法是大量增加SDR(SpecialDrawingRight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发放。由于SDR的价值由一篮子货币决定,当篮子中各货币的汇率发生相对变化(如美元兑其他货币贬值)时,其价格肯定比美元(对其他货币的相对价格)更为稳定。他认为,每年增发2000亿美元的SDR,无需美国维持经常项目逆差,应该能够满足全球经济对储备货币积累的需求。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则提出的世界货币概念,他的构想在扩大SDR货币篮子的基础上创造世界货币,使储备货币同储备货币国的国内政策相脱离。
  在余永定看来,周小川建议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因而在国际上得到巨大关注和积极评价。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