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黄金十年与黄金股陷阱

2011年09月05日 8:50 27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如何看待黄金的走势,如何看待黄金股呢?从1999年8月黄金价格创下了251美元/盎司的熊市最低价格,到2011年已经是牛市第十一年。在11年间,金价上涨超过600%,超越了同期大部分的投资产品,可以说是真正的黄金十年。尤其是在通胀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黄金,但也会有很多的疑问,实物黄金变现难,纸黄金又有风险,买黄金股又不涨,究竟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从黄金股说起,在《股市钱规则》书中,笔者给大家总结过,股民看个股往往就是看业绩和概念,但在大资金眼中看得是赚钱效应、赢利模式和炒作成本,赚钱效应很好理解,就是是否能够持续带来增值;而赢利模式则是指能和其他哪些产品搭配,实现无风险套利,以及各类拓展操作,实现新的价值,这个我在书中赢利模式篇介绍了很多股民不知道的套利模式,大家可参考;而炒作成本,说白了就是流通市值和资金需求,大家可以计算下2009年8月时黄金价格不到1000美元/盎司,至今黄金价格上涨超过了90%,而黄金储量前三的紫金矿业、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为何2年来股价原地踏步?黄金储量乘以毛利率可粗算其内在价值,而如今流通市值基本都为这个价格几倍,一切都是泡沫在做怪,那么资金介入更多地只是避险躲避风险,而不是真正要拉升。
  虽然黄金价格节节攀升,所有人都在看多黄金,但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大佬们在纷纷离场。索罗斯、避险基金、对冲基金等兑现利润的情况很普遍,幅度也很大。尤其是类似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亨竟然对黄金不感兴趣。这是为何呢?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三点:
  第一,黄金价格构成过于复杂。自从1971年8月15日,美国单方面终止了美元与黄金挂钩,解除了美元的金本位制,同时使美元成为事实上的全球储备货币后,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就不仅取决于黄金的基本供求关系,而还包括美元的走势(不过美元与金价关系也很有意思,总体上是美元贬值金价升值,但也会出现美元、黄金共涨的局面,或者是共跌的情况,比如说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里,美元大幅贬值,但金价不但没涨,反而从800美元一路下跌至400多美元);以及地缘政治、央行储备、货币政策、投机资金的流动等因素。
  第二,黄金的基础发生重大改变。如今的黄金牛市中,主要依靠的新兴经济体对于黄金的需求,从而拉升的市场的预期,提高金价;而在过去的牛市中,发达国家是黄金的主要需求国,类似美国占据了世界1/4的全球黄金储备,并且由于美元是全球霸主地位,基本上可以说美动用金融工具可以时间短期内让金价大幅波动而受益的行为。如果说当年美用金融手段控制石油导致苏联经济命脉出现问题而解体的花,那么如今美同样可以用同样的手段去控制和渗透到新兴市场,从而达到其目的。这样一来对新兴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购买黄金也是被动,不买就会被美债所牵连也被动。
  第三,短期大幅波动特性对投资者来说是风险。近期黄金再度出现了短期重挫,短短3天下跌了200美元。其实这里面因素和5~6月份类似,笔者也在微博介绍过,一旦黄金到达高位,交易所就会要求提高保证金,这样连续提高后,资金就会加速兑现利润,必然会有下挫;另外就是美国利用金融手段控制黄金和大宗商品走势现象比较明显,这也是为何巴菲特等巨头规避黄金走势的原因。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在黄金牛市过程中,单日出现七、八十美元的幅度非常常见,对于进行交易类投资和保证金投资的投资者来说,风险无疑大大增加,如果控制不好,即使看准大势,也未必能够赚钱。
  因此很多股民说是否要增加黄金期货投资,笔者的建议是最好还是不要碰,因为股民太多是单向思维,对趋势间波动风险控制很差,很容易因为止损不及时造成看对牛市也赔钱。而类似黄金饰品等收藏套现难度大,还要损失工本费,也不是太适合,而适当进行一些实物黄金倒是可以,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很难进行大额投资。所以综合这些因素,笔者认为投资者还是尊奉一点,自己不熟悉的品种不要急于投资,要先研究,如果不能够把握类似黄金这种要素复杂、走势激烈的品种,还是尽量规避;普通人来说,对应通胀最好的方式还是消费,大家可以想想20年前,10年前的房子、黄金饰品是什么价格,如今又是什么价格呢?对很多任来说投资很难超越通胀,还不如尽快进行必要的消费。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