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领有色行情 淘金铝公司金矿
2011年08月16日 11:16 14333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华体会体育
电解铝复产 焦作万方Q2业绩好转
随着焦作万方(000612.SZ)电解铝产能的恢复,公司二季度的业绩明显转好。公司8月12日公布的中期财务报告显示,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环比增长52%;净利润1.78亿元,环比增长196%。
但是受累于一季度铝产品产销量的减少和成本的上升,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下滑态势。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7.92亿元,同比下滑5.05%;实现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14.29%,每股收益0.495元。
公司在半年报中解释,上半年生产铝产品同比减少1.63万吨,减少幅度7.70%;销售铝产品同比减少1.85万吨,减少幅度8.64%;导致营业收入下滑。虽然铝产品售价有所上涨,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成本同比上升,导致利润下滑。
2010年,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影响下,高耗能的电解铝公司供电形势普遍紧张,从10月开始,焦作万方被迫限产接近三分之一的产能,因此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如果后续能够正常生产,公司的业绩将逐步转好。
此外,二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1%;实际所得税率为575%,与上季度相比上升589个百分点。
据valuetool平台统计,过去一个季度共有中原证券和宏源证券(000562.SZ)2家机构对焦作万方的2011年EPS进行了预测,平均值是0.50元,最大值是0.576元,最小值是0.42元。公司上半年完成净利润为2011全年市场一致预期的99%。
公司8月11日收盘价为16.78元,比上一个交易日上升2.88%。对应的市盈率(ttm)为105.8倍,市净率(ttm)为3.5倍。
供需阶段性失衡将推升铝价 券商看好煤电铝一体化企业
8月以来,电解铝行业受到券商关注。尽管受大盘影响铝业股近期跌幅较大,但分析师普遍认为,成本支撑和供给受限将使得铝价易涨难跌,下半年铝企业效益可能有所提高。
从成本、供给和需求几方面来看,券商认为,电荒、限制产能以及铝土矿限制出口将导致氧化铝及电解铝供给趋于紧张,中国铝消费升级以及全球铝消费稳步增长,有望使得全球铝供需紧张局面得以延续,从而支撑铝价继续走强。
8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2011年上半年电解铝行业运行情况。1-6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655万吨,同比增长7.3%,其中,电解铝产量为869万吨,同比增长4.4%,与"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15.7%相比,出现明显回落。浙商证券认为电荒是导致电解铝产量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浙商证券认为,继续上调电价预期强烈。中电联研究指出,下半年全国大部地区供电缺口合计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中电联建议适时调整电价,确保煤价与电价联动到位。电解铝行业属于高耗能的行业,在继续上调电价的预期下,电解铝价格持续走强将得以支撑。
从供给上看,存量产能利用率正接近极限。华泰联合证券在报告中指出,7月份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89.21%,除去新增产能的影响,存量产能利用率估计在90%以上,接近97%的历史峰值水平。新增投产集中于四季度,产量贡献相对有限。全国年初计划投产电解铝产能约700万吨,在国内政策管制和信贷紧缩的共同影响下,实际投产有所收缩,预计在300-400万吨;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四季度投产,投产产能约为250万吨。
华泰联合证券判断,短期而言,铝供给弹性已经弱化,若需求不出现快速回落,下半年供需阶段性失衡的局面或将延续。
需求方面,浙商证券认为,在铝的下游消费结构中,中国正逐步与世界接轨。当前,中国建筑用铝占比高达31%,高于世界18%的平均水平。中国在交通运输及包装等方面的铝消费较少。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以及汽车轻量化政策的推行,交通运输铝消费占比将有上升的趋势。此外,消费电子的快速增长、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及工业节能还将推动电子铝箔的发展。中国铝的消费升级正在进行。
方正证券认为,目前铝加工材正是消费旺季,预计3季度产量将比1、2季度有所增长,全年将达2300-2350万吨。电解铝产量可能受到部分地区电价高、4季度为完成地区节能指标而限电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计全年产量1800万吨左右,增幅13%。整体来看,由于进入铝消费旺季,特别是国家叫停拟建电解铝会减少预期产量,铝价将得到一定支撑,下半年铝企业效益有可能有所提高。
电价上涨,导致铝冶炼企业利润下降,浙商证券认为,煤电铝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在电荒的背景下具有竞争优势,产业利润向拥有煤-电-铝一体化企业集中的态势进一步显现。投资策略方面,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具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云铝股份、南山铝业和神火股份。
方正证券认为,随着加快推进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和鼓励铝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建议关注云铝股份、焦作万方、中孚实业等具有资源、能源和产业链优势的公司。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