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定价权 锰业四巨头望齐爆发

2011年08月10日 8:43 82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锰结核:深海里的"宝"
  ■ 新闻缘起
  7月30日,在约7.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蛟龙"号5000米级第四次下潜试验顺利完成作业,采集到在海底分布广泛的多金属结核(又名锰结核)。
  "从大洋中采集锰结核的工作已持续了20多年,从深海底采集结核样品并不困难,如拖网作业,顺利时一次就可获得几百公斤样品。与以前不同,这次是通过载人潜水器在某一深度获得的,这种做法有利于让科研人员知晓样品所处的精确位置,从而直观了解锰结核所处的环境和对海底小范围环境做出评价。"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抓取锰结核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试验了载人潜水器机械手在大深度的定位和取样功能。"此次"蛟龙"号深潜带回来的"海底宝藏"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锰结核有望露出庐山真面目。

  形成
  原因未明
  锰结核大小不等,一般直径在5到10厘米之间。锰结核中富含多种金属成分,其中锰占25%,铁占14%,镍占1.9%,铜占0.5%,钴占0.4%。而铜、钴、镍都是陆地上紧缺的矿产资源,锰结核的出现壮大了可利用稀缺资源的总量,更重要的是弥补了陆地紧缺矿产资源的不足。
  关于锰结核的形成,目前仍存在着不同的假设。一种观点认为是水成作用成因,金属成分缓慢从海水中析出,沉淀形成结核体。据悉,水成结核的铁、锰含量相仿,镍、铜、钴品位相对较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成岩作用成因,沉积柱内的锰重新活动,在沉积物/水界面析出。此种结核锰含量丰富,但铁、镍、铜、钴含量较少。
  聚集了如此珍贵的稀缺元素的锰结核,几乎遍布了所有海洋甚至大湖,不过,具有经济价值的结核区分布有限。工业勘探者选定了三个地区:东北太平洋中心CC区、东南太平洋秘鲁海盆和北印度洋中心盆地。这些地区海底水深4000至5000多米不等。

  开采
  难度大风险高
  海环境比地球的外层空间更严峻、恶劣,对深海作业及装备的要求极高。作业设备要承受高达20―60兆帕的压力、耐海水腐蚀;海水中电磁波传播衰减严重,水下定位困难;海洋环境的风、浪、流构成复杂流场。另外,现有陆地采矿技术无法适应大洋矿产资源的特殊赋存状态,如多金属结核以二维分布于稀软的海底沉积物表面。矿石组成的复杂程度与选冶难度也高于已发现的陆地矿。金建才还说,对大洋矿产资源赋存的深海环境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深入,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深海基因等问题在科学上和相关法律制度上还需要提高和完善。
  现在各国都已意识到锰结核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而且陆地上很难找到如此高成分的富矿。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也对这些有色金属提出越来越多的需求。
  但在金建才看来,与陆地资源比,大洋资源开发的难度大、风险高。

  资源
  总量待估
  金建才告诉记者,明确区分多金属结核与多金属结核资源这两个不同概念十分重要。前者并没有考虑其经济上的可开采性,后者则代表了将来某一时期在经济上可以进行开采的结核量。有专家认为,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储量在5千克以上的矿区才具有开采价值,富矿区可达到10千克/平方米―30千克/平方米,也有少数地块能达到30千克/平方米以上。
  他介绍说,储量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进行商业开采的资源部分。由于多金属结核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品位随地而异,加之日益为人们清楚认识到的复杂的海底地形,事实上,能定为资源的多金属结核目标区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大致确定,至今基本上没有新的发现。不同学者据此推算的能用于未来商业开采的结核总资源量在4.80亿至135亿公吨之间。

  开发
  商业化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但金建才说,海底矿产资源的商业开发只是时间问题。一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对金属的需求快速增加;二则是因为金属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特别是易处理的富矿越来越少,在市场需求和资源开发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下,一些曾经是难处理的低品位矿可以被较好地利用,如低品位铜矿、含镍红土矿等,但开发利用成本也越来越高。此外,有关开采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深海资源开发的进程,专家们普遍认为开采技术问题已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
  "国际金属市场的价格,这是目前制约包括锰结核在内的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因素,随着国际金属市场价格不断上扬,从经济上看锰结核的开采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金建才说,未来海底商业开发即使经济上有利、技术上可行,海底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另一个制约因素是对开采环境的认识和评估。"包括多金属结核在内的海底矿产资源赋存的海底环境相对是脆弱的,目前对深海底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水平尚不足于对未来深海商业开发的环境风险做出评估。"

  延伸阅读
  1873年2月18日,英国调查船"挑战者"号在非洲西北加那利群岛的外洋,从海底采上来一些土豆大小深褐色的物体,黑不溜秋的像瘤子一样。开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经初步化验分析,这种沉甸甸的团块是由锰、铁、镍、铜、钴等多金属的化合物组成的,而其中以氧化锰为最多。剖开来看会发现,这种团块是以岩石碎屑,动、植物残骸的细小颗粒,鲨鱼牙齿等为核心,呈同心圆一层一层长成的,像一块切开的葱头。因为它又像患结核病人的结核,所以后来都叫锰结核或多金属结核。

[1] [2] [3][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