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X金市报道:金价再创新高,受美国经济前景疲软和债务担忧提振
2011年08月03日 9:1 123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COMEX每日收盘
* 疲软美国数据推动投资者避险
* 韩国央行买入黄金,为13年来首次
* 市场关注:周三美国公布的ADP就业数据
路透纽约8月2日电---金价周二大涨1.5%至纪录新高,因美国消费者支出下滑和评级可能遭到下调引发市场担忧,投资者寻求避险.
金价有望录得三个月最大单日上涨,尽管美国国会通过减赤议案.美国白宫表示,总统奥巴马已经签署债务议案成为法律.银价亦上涨2%.
金融市场关注美国AAA评级可能遭到下调的可能性上升.如果评级遭到下调,将增加美国借贷成本,并进一步拖累美国经济,提振黄金避险吸引力.
分析师称,一些疲软的美国数据令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可能再次遭遇衰退,推动投资者买入黄金,对冲美联储采取更多货币刺激的可能性.
"举债上限问题目前已经过去,但是影响已经酿成."对冲基金Again Capital LLC合伙人John Kilduff称.
"经济状况快速下滑,料令所有资产承压.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刺激增长的措施."
1717GMT,现货金XAU=升1.4%,报每盎司1,640.06美元.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12月期金GCZ1上涨21.30美元,报每盎司1,643美元.
现货银XAG=上扬1.9%,报每盎司40.01美元.
年初至今,金价上涨约16%,6月底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结束以来上涨逾10%.
一些投资者担忧,衰退的风险可能导致美联储采取更多刺激政策,推高通胀.
"制造业和个人支出数据逊于市场预期,金价开始消化更多量化宽松、刺激和刺激性货币政策的需求,这是金价创新高的原因."Haber Trilix Advisors助理资产组合经理James Rife指出.
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6月个人支出较上月下滑0.2%,为2009年9月以来首次下滑.[ID:nCN1870821]
金融市场将关注下周的美联储政策会议是否会释放出新的货币刺激政策信号.一些市场人士表示,美联储主席贝南克可能利用本月晚些时候的美联储年度休假机会,暗示将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美元、欧元、英镑、南非兰特和加元计价的金价皆创新高,暗示投资者对货币的不信任.央行仍是黄金买家,韩国央行周二称,6月至7月买入25吨黄金,以此实现外汇储备多样化.此举为逾10年来首次,并且其黄金持有总量达到39.4吨.
"韩国央行买入黄金的消息表明,大多数投资者、资产管理公司甚至是央行,都认为黄金能够对冲货币的风险,是资产组合中的稳定因素,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时候能够避险."期货经纪商Vision Financial Markets金属交易主管David Meger表示.
--------------------------1717GMT--------------------------------------
最新价格/ 当日 当日 年初迄今
结算价 变动 涨跌% 涨跌%
COMEX黄金期货 GCQ1 1643.00 21.30 1.3% 15.6%
COMEX白银期货 SIU1 40.055 0.746 1.9% 29.5%
COMEX铂金期货 PLV1 1795.20 0.60 0.0% 1.0%
COMEX钯金期货 PAU1 827.20 -2.30 -0.3% 3.0%
现货金 XAU= 1640.06 21.96 1.4% 15.5%
现货银 XAG= 40.01 0.76 1.9% 29.7%
现货铂金 XPT= 1788.74 0.24 0.0% 1.2%
现货钯金 XPD= 823.72 -1.28 -0.2% 3.1%
伦敦金定盘 XAUFIX= 1637.75 13.75 0.8% 16.1%
伦敦银定盘 XAGFIX= 39.73 42.00 1.1% 29.7%
伦敦铂金定盘 XPTFIX= 1793.00 3.00 0.2% 3.6%
伦敦钯金定盘 XPDFIX= 824.00 7.00 0.8% 4.2%
附注:价格单位为美元/每盎司,COMEX期货合约为主力合约.(完)
责任编辑:Rober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