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下乡遇尴尬 新能源产业踟蹰前行
2009年07月22日 9:53 3002次浏览 来源: 证券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家电下乡谁说了算?
与那些将家电下乡视为救命稻草的中小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一些一线品牌则选择了冷静推进,按部就班地开展自己的下乡工作。皇明、天普等国内一线太阳能企业不仅花大力气对农村市场进行研究,还围绕农村消费者的特殊消费需求,加快技术革新和升级步伐,力图使自己的产品、技术、服务更贴近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联盟执行理事长罗振涛认为,家电下乡仅仅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推手,最终决定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还是消费者,只有以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和规范经营,实施品牌战略,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真正走进农村消费者的心中,并在农村市场牢固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经过市场经济多年的洗礼,广大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日趋成熟,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越来越强,品牌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那些试图搭国家家电下乡这班顺风车摆脱困境的想法,本身就很不切合实际。
长期以来,农村市场的太阳能产品无论在品种、流通速度和服务上都落后于城市市场。由于消费分散、渠道逐利、价格敏感,太阳能热水器难下乡已成为常态。但农村市场未来的深厚潜力及远大前景,使太阳能行业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因此,国内一些具有远见的企业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尝试进入农村市场。天普太阳能甚至打出了“到农村去,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响亮的口号。
如今,国家推出的家电下乡政策,再一次让太阳能行业认识到农村市场的重要性。然而,除那些早就重视农村市场的企业和品牌外,绝大部分企业和品牌并没有完全做好下乡的准备,农村市场上困扰他们的质量、服务、成本等问题依然存在,在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就盲目搭国家政策的顺风车,不仅难获农村消费者的认可,还有可能被广大农村消费者所抛弃,沦为农村市场的弃儿。
对此,北京天普太阳能总经理程翠英认为,政府的免费午餐只能吃一时,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消费者才是品牌的缔造者。太阳能企业只有将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