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下乡遇尴尬 新能源产业踟蹰前行
2009年07月22日 9:53 3001次浏览 来源: 证券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自5月14日国家财政部、商务部正式公布全国家电下乡产品(太阳能)项目招标结果之后,92家中标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冲刺,试图借助国家家电下乡政策,重构太阳能产业格局,为自己赢得更有利的竞争态势。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于一些中小型太阳能企业而言,能够搭上家电下乡这班车,无疑是抓住了一根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因此,这些企业倾尽全力为家电下乡做准备。然而,随着家电下乡工程的开展,不少企业却失望的发现,家电下乡既不是某家企业的独舞,更不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
太阳能下乡不是救命稻草
太阳能热水器的未来在农村。在这一共识的推动下,太阳能行业的大小企业均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条道路:借国家家电下乡政策快速杀入农村市场。为此,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许多企业甚至在没有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趋势进行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就匆忙地开展了下乡工作。
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以及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对农村消费潜力激发的预期,被一些太阳能企业无限放大。进而使这些太阳能企业将家电下乡当成了生死攸关的存续之战。家电下乡这项拉动内需的惠民活动,也被许多太阳能企业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然而随着下乡工作的逐步推进,这些企业却发现农村市场的巨大需求既没有因为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而被立即释放,农村消费者也没有因为下乡产品的到来而积极购买。下乡企业的热情与农村消费者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太阳能行业的一线企业为下乡做了很多准备。但农村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担忧,并未因为下乡工程而打消。同时,由于太阳能企业多年来一直将发展重心放在城市,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很匮乏,未能结合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特点对产品和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这就致使一些太阳能热水器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另外,家电下乡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农村消费者拿到补贴的手续和程序非常复杂。而这些人由于学历文化层次比较低,许多人对领取补贴的繁琐程序普遍感到厌倦和反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购买欲望。
经历过太阳能下乡的“是是非非”之后,终于让一部分企业认识到,农村市场巨大潜力不会因为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立即爆发,太阳能下乡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扎扎实实地去执行,不可能“一劳永逸”。
北京天普太阳能总经理程翠英指出,太阳能下乡是一个喜忧参半的事。对进来的企业是一种真正的检验,检验的标准是客户是否选择了你,你是否真正为客户提供了价值。今后新能源行业更加规范,利润更加合理,强者更强。把客户放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尊重客户,按照市场规律做事,为客户提供价值。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