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书写的退休生活

2011年07月13日 13:17 27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来稿   作者:

  今年已经70岁的陈蔚媛老人,原来是中国有色集团鑫海公司的职工,虽说她退休多年了,但生活过得还真不能说是平凡。按年龄来讲,她应该算是一位老人,但饱满的精神状态、热情开朗的性格,以及总是微笑的样子,可真不像那么老。最近3年,陈蔚媛又把自己的生活轨迹改变了,她更加忙碌了。她在干什么呢?

1

  大灾面前老人表示要做更多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一场大地震,让全国及全世界震惊。一瞬间,破坏了多少家庭的完整,颠覆了多少人的生存状态,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在北京生活的陈蔚媛跟全国人民一样,她和先生康济生一起积极参加募捐活动,并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在想能为中国这个大灾难做点什么?我们捐了款,还觉得不够,就是想要再尽力。尤其是看到地震中的孩子们,有的自己受伤,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与亲人失去了联系,实在叫人心疼。”于是,他们想为灾区人民做得更多。
  陈蔚媛在工作期间曾分管过有色企业的中小学,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她最喜欢别人称呼她陈老师。她先生不仅做过教师,而且还是烈士子弟,不仅更能体会失去亲人对孩子来说预示着什么,而且有着更强烈地回报社会、回报党和国家对自己培养的愿望。这两位做过多年教师的共产党员,决定要收养灾区的孤儿。
  有了想法,他们马上与在国外的两个女儿进行商量,女儿们非常了解父母,知道他们的为人,非常支持他们这一义举。陈蔚媛是位想做的事就积极去做的人。于是,她马上与四川有关方面进行了联系。经过她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需要他们领养的孩子,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小姐妹。这对小姐妹是四川绵竹市汉旺镇的人,她们的父母是当地天池煤矿的职工,一场来自大地深处的颤抖,将汉旺镇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她们的父母双双遇难,小姑娘们瞬间成了孤儿。

2

  共同构建着爱的空间
  从2008年6月5日起,陈蔚媛在复式房子里的舒适、安逸,有些冷清的生活不见了,小姐妹从那天开始来到了陌生的北京,走进了这个新家。
  二位老人为了迎接刚上初中的小姐妹,一边忙着安排生活所需,购置他们所能想得到的各种物品;一边联系附近接收她们的学校。衣食住行安排下来,尽管有些累,但两位老人认为这些都还好说,怎样使孩子们走出惊吓与失去亲人的阴影,真让老人们犯了愁。为此,他们请来了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来了解和开导孩子们,陈蔚媛和先生也认真跟心理专家学习,共同做好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工作。为了让小姐妹高兴起来,陈蔚媛请自己的亲戚和朋友们带着她们参观故宫、鸟巢、颐和圆……让她们了解北京,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让这对阳光的小姐妹尽快阳光起来。
  与此同时,两位老人又重操旧业,针对北京与四川教科书不一样、小姐妹又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的情况,他们开始给孩子们补课。近20天的紧张补习,在两位老人与小姐妹的共同努力下,期末她们都考出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两位老人们高兴了,孩子们也增强了信心。
  陈蔚媛经常跟她的朋友们说,家里来了两个小天使。这个家确实由于小姐妹的到来,变得生机盎然起来。家里有一对老人、一对小姑娘,还有一对狗狗。小姐妹称呼陈蔚媛为姥姥,姥姥经常做她们的辅导老师,而姥爷是这个家的厨师兼司机,但有难题时,姥爷还是要来帮忙的,因为姥爷从前曾是高中的优秀教师。
  但这对小姐妹并不是一下子就融进到这个新家庭,精力旺盛的她们,从一个生活状况和家庭背景反差都很大的环境中走来,她们有着孩子们所具有的一切特性,她们也是贪玩的,也是好奇的。陈蔚媛真怕贪玩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又怕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她们今后的人生。经过反复与她们的沟通和长期共同生活的磨合,陈蔚媛不仅提供给孩子们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而且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聪明的孩子们渐渐理解了老人的愿望,慢慢地适应了有利于她们成长的环境,也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她们除了学习之外,还参与做一些家务,变得越来越懂事和自立了,而且双双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孩子们在北京过第一个暑假时,陈蔚媛设计安排带她们到北戴河去玩,让小姐妹第一次看到了大海,海水中小姐妹玩得不亦乐乎。第二个暑假,又带着她们到上海世博园玩了好几天,之后还回了小姐妹的四川老家,办理了正式的收养手续,看望了她们的亲戚。这样的安排、这样的奔波,孩子们高兴了,陈蔚媛和她的先生从不说声累。为了小姐妹这次返乡,陈蔚媛准备了送小姐妹亲戚的礼物,孩子们在北京生活的相册,还特意制作好她们父母的遗像。在汉旺,他们一起祭奠了孩子们的父母,见到了她们的亲戚。当孩子们的亲戚朋友看着这对小姐妹长高了,也长胖了,性格更开朗时,对陈蔚媛他们两位老人又多了一些信任和感激。
  如今这对小姐妹已经开始了高中的住校生活,她们不仅融入了北京、融入了同学之中,而且都以优异的成绩表达着对姥姥和姥爷的感谢,对社会的感恩。
  “我们不怕累 ,愿意为孩子们操心。”陈蔚媛总是这样说。

  爱的故事还在继续
  领养一对地震孤儿并不是陈蔚媛爱心故事的终结,陈蔚媛在领养一对小姐妹过程中了解到,天池煤矿还有很多职工的孩子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的一方,有的孩子自己也受了伤。由于天池煤矿是一座1958年建成投产的矿山,现在资源早已枯竭,企业一直陷入困境。失去一方父母的孩子生活从本已困难的生活中,一下子降到了极其艰难的状态。陈蔚媛与一些好心人要为这部分孩子寻找资助,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压力,能够继续学习下去。陈蔚媛联系亲戚、发动女儿,并与爱德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在震区设立了“E万行动——地震单亲儿童资助项目”。他们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帮助这些因为地震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子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帮助这些破碎的家庭尽快走出经济困境,让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而这项工作的难度要远超领养孤儿,因为需要资助的孩子数量多,而且所有家庭都处于低收入维持生活的状态。
  陈蔚媛就是一位热心人,她给地震孤儿搭建起了一座用爱心构筑的家,她也用这份爱心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